有賴信徒活出基督精神
第 2533 期(2013 年 3 月 10 日)
◎ 要聞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舉辦之「基督教與中華文化對談系列」講座之「國情、人情、天情——如何回應家國的禮崩樂壞」,第四講已於二月二十三日晚,在聯會教牧中心舉行。當晚由新亞研究所助理教授、佛學專家陳沛然博士主講「從禮崩樂壞看佛學的本土化歷程」;建道神學院神學研究部主任郭鴻標牧師主講「基督教在中國本色化歷程」。
陳沛然博士表示,中國文化不會排斥外來文化,其具備開放性、有胸襟、氣派去包容外界的東西。在七百多年前,在中國思辨能力最高時,印度佛教進入了中國。佛教能夠傳入中國,乃因在東漢永平年間,漢明帝夜夢神人,他於永平七年公元六四派遣使者十二人前往西域訪求佛法。佛教最鼎盛時期在唐朝,佛教在中國的本土化十分重要。
陳博士解釋,宗教若不能本土化,會引致文化衝突,例如沙門不敬王者論,又如:太平天國之亂,其失敗的原因在於燒孔廟、燒寺堂,破壞中國傳統文化精神。反之,宗教若能本土化,特別是爭取了皇權同意,就更加方便傳播,例如,玄奘取經回長安,太宗親率文武百官在朱雀橋迎接。陳博士表示,佛在中國的本土化體現在多個層面,包括:佛的形象本土化,佛在印度是瘦版的,在中國的形象是胖版(中國人認為胖是有福氣);僧侶衣著服飾之本土化,因着中國的環境氣候不同而有所改變。義理之本土化,佛教與中國文化之儒、釋、道三家的哲理有相通之處;佛經翻譯之本土化等。
郭鴻標牧師表示,從基督教(更正教)一八零七年來華起,一九一一年迅速發展,信主人數增加近二十萬,接近過去一百年信主人數的總和。若將非基督教運動(一九二二至一九二七年)作為中國基督教本色化的起點,本色化的重點就不限於文化層面。同時強調基督教與帝國主義沒有關係、強調基督徒是愛國的、努力將基督教植根中國。他又提到,一九三七至一九四五年中日戰爭時期,中國教會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走上更加獨立的道路。抗戰時期中國教會致力參與服侍身陷苦難深淵的同胞,例如:開辦學校、醫院等。
郭牧師認為,「本色化」這個觀念,本來泛指文化、本地化、與中國社會政治處境的協調適應。所以「基督教在中國本色化歷程」,包括外國宣教士傳教方式「本色化」,教會領導「本色化」或華人化,教堂建築「本色化」,教會禮儀「本色化」,基督教詩歌「本色化」,基督教神學觀念「本色化」、政教關係等。然而,他又認為「本色化」應該兼顧被動與主動兩方面,被動是主要針對外在的環境的挑戰,作出回應。主動是主要按中國教會的需要建構針對中國文化處境的神學論述,發展中國神學的思想體系。
郭牧師認為佛教在中國成功地植根,原因是佛教將抽象的義理,轉化成人生哲學,人生智慧,具備一種普遍化的效力,所以,具備普遍化的效力人生哲學,加上因時制宜外在的形式的轉化,例如制度、形式、服飾,甚至神靈的形象由印度男性留鬚的觀音,轉化成為女性等行動,形成一種「本色化」或「本土化」的結果。郭牧師認為參考佛教本色化的例子,基督教應該一方面發展靈修學,介紹聖經的人生智慧,另一方面將抽象的教義轉化為與人的生活、存在意義有關的人生啟迪。至於談在禮崩樂壞的處境下,基督教能夠對中國有何貢獻,郭牧師表示,就是在近代的歷史裏,很多基督徒願意承擔民族的苦難,將自己的專長貢獻社會,改革社會。他鼓勵信徒把基督教的精神在社會上活出來,讓人知道基督教精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