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中的破局精神之二:「和」 而不同


2533 期(2013 年 3 月 10 日)
◎ 破局錦囊 ◎ 許開明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現代人講求「和」與「同」,往往追求劃一與齊一,排斥「不同」 的異己。事實上,能夠達至「和而不同」才更切合社會的實況。我國先賢所謂「和」,是「異」中之「和」,無「異」就無「和」。用現代人的流行話語,「和」講的就是「多樣性的統一」。「和」的精神是以承認事物的差異性和多樣性特質;而「同」則不然,它會引起排斥異己,消滅差別,整齊劃一。只求「同」 往往忽略「異」 的價值和精彩。

  求「同」,本身有其問題和限制。「同」的這種單一性、純粹性的傾向,最終必然導致事物的發展停滯直至滅亡;而「和」對多樣性的持守,不同事物或對立因素之間的並存與交融,相成相濟,互動互補,是萬物生生不已的不二法門。 我們的身體是由不同的器官,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部分所組成,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身體,和而不同,融合彼此的不同,接納互相的差異,發揮不同的貢獻才能使人際關係更進一步。

  古人對「和」與「同」的異同與優劣有着深刻的洞識。《左傳昭公二十年》載,齊國晏嬰與齊景公論和同之別,他指出:「和如羹焉」,和「五味」才成美味佳肴;「聲亦如味」,和「六律」、「七音」方為悅耳動聽的音樂。相反,「同之不可也如此」,一種調料難免乏味,一種聲音讓人厭煩。

  請留意夫妻之間、骨肉之間,同事之間的相處均需要接受「和而不同」 的道理;否則便會矛盾不斷,衝突不停,痛苦非常。

  從神學的角度,上帝與人不同,上帝無限,人有限;上帝是靈,人卻具有靈與物的生命;上帝是大能者,人是軟弱者;由於上帝與人不同,上帝才能助人、救人、改變人;人神和好之時,人神間的分歧仍然存在,這不也是「和而不同」?其實,在精神層面,「和而不同」的理念,從被動的方面看,意含在一起,卻不同意並反抗政治強權或文化霸權的壓迫;從積極意義看,則昭示了相容並蓄、海納百川的包容精神與博大胸懷。 在香港或中國多元文化、多種民族、多個階層的社會,追求「和而不同」的表現,才能破「同」的單調,破「不和」的困局,達至真正的豐盛與和諧相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