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患難


2518 期(2012 年 11 月 25 日)
◎ 如沐春風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面對女兒的死亡,哲學家父親在《我的女兒妞妞》一書裏,講述要作出「讓妞妞瞎還是死」的抉擇是多麼艱難的事。

  周國平坦誠地道出內心的軟弱。當一開始知道女兒患癌,他延遲不作決定,結果是既不化療也不做手術,因為在內心深處,其實有個聲音─全或無─若不是十全十美的寧馨兒,就一無所有吧。但等到妞妞長到七八個月大,父女之間的感情紐帶愈來愈緊密相連的時候,他後悔了,但錯失了治療的適當時機,一切變成無可挽回。

  在既不想交出眼睛,又不想交出生命的艱難抉擇中遲疑,結果兩者皆失,這就是父母永遠的遺憾,而這遺憾也正是夫妻間難以逾越的恨,不是彼此相恨,而是恨自己,雖說不清恨自己些甚麼,但就是覺得一切惡果,都是自己的無能無知種出來。

  哲學家沈湎於喪女的悲傷中,忽略了年輕妻子同樣承受難以排解的痛;哲學家可以用書寫來轉移心中的恨,但妻子卻感到被隔絕的孤寂,這就為他們的婚姻亮起紅燈。正如周國平自己在書中所言:各人所感受的內在痛苦都是獨特的,不能分擔難以傳達。夫妻倆無法分擔彼此的痛,使兩人的腳步愈行愈遠,在女兒離世四年後,他們的婚姻也走到終結。

  面對患難,哲學無法解答,這時候,只有宗教,只有同心向永恆求問尋索,才能得到共患難的力量和勇氣。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聯會新會堂巡禮】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