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日,特首梁振英先生上任一百天。
特首於上任第一天,便面對七一大遊行的反對聲浪。過去百日,特首拖著未結賬的僭建事件、第一位發展局局長涉及刑事檢控、第二位發展局局長涉及劏房與酒後駕駛,而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事件,以至新界東北發展規畫等,眼見新政府四周火頭處處,「百日施政」異化成「百日救火」,不容易。
特首予民「百日維新」的期望,又多次表示「民生無小事」、「政策成熟一個推出一個」,他可能想建立一個有為政府的形象,很可惜卻不必要地提升了社會大眾對他及整個新班子的期望,雖則當時有助於短暫維持一定的民望,卻引發公共行政及公關管理的困難:期望管理從來都是領導藝術的高級課程,不容易。
自特首選舉以來,建制派內部的撕裂仍未見修復的跡象,要爭取建制政團及政客對特首的支持,難度不小;而立法會支持泛民主派的選民中,傾向激進政團的選民明顯佔多,反映民間動員反對力量和進行抗爭,較以前更容易;面對如斯政治局面,於梁振英上台百日所公報港大民意研究計畫,顯示市民對梁振英的評價仍未如人意,梁振英上任第三個月的評分跌至46.5分;要重建民望,不容易。
就在梁振英於日前指出,他面對上屆留下的「棋局」,需要時間解決,當話音尚在徘徊,梁愛詩與范徐麗泰兩位政壇重量級人士,卻於一天之後,分別透過不同場合,發表公開言論。
兩位女士的言論,對本港之司法及行政,可能牽動的漣漪會怎樣,又或者對百日政府帶來的影響,有待時間告訴我們。巿民對中央政府委任的重要公職人員,他們所發表對特區司法及行政的公開言論,很難只等同為一般時事評論員的言論。特首及百日政府面對及消解這些被坊間評論為「指點江山」的,具有相當分量的政治見解,更不容易。
特首及其班子的任期尚有一千七百多天,肯定面對一個自九七回歸以來,最不容易的政治局面。際此百日,仰望上主:「耶和華啊,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就是行為正直、做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詩十五2-3)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教會觸覺】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