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在起跑點上?


2502 期(2012 年 8 月 5 日)
◎ 聖化工作間 ◎ 羅錫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是內地一本暢銷書,或書店重點推銷的書—看見它被放在深圳書城最顯眼的位置上,而且堆起來小山那麼高就知道。

  銷售的對象當然是望子成龍的父母,中國實在有太多了,香港、台灣也不少。「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這說法最初是流行在台灣。

  鬱鬱不得志,或在職場上屢受挫敗的人,聽了這句話,或許會埋怨父母,沒有能力為他們舖好一條青雲路。至少,讓他們在人生的起跑點上佔些微先機。

  首先,我們會用「贏家」或「輸家」來期待和評定一個人的人生價值或工作成果。「生命的大贏家」路路暢通,名成利就,大殺三方。「輸家」處處踫壁,一事無成,賠上一切。憑甚麼來衡量?無非是把成就感和人生的價值量化了,像賽跑一樣,不夠零點一秒,就判別了誰是贏家。在有些名校成績榜上,考第一名的和包尾的,總平均分只差不到十分。公司的銷售成績可以量化,但員工的誠信、忠心、決心、毅力,和擁抱問題的能力等價值,都不可以用量化的差異來評估,例如能賺得幾多桶金,有多大的權力,有多高的名望。追求人生理想的努力,就變得模糊不清。這是今天社會取向的隱憂。

  還有另一個假設。人生的經歷,可以由父母或自己一早測定生命的航程,畫定航線,循那一個盡在自己掌握的方向出發,而且比別人預備了更好的裝備。只要在起跑點上不脫腳,不摔跤,就能夠衝線。殊不知道人生不可測,風向會忽然改變,順風變成逆風。在學校得好成績的,在職場上未必能捱得住風浪。又或者,一個錯誤的決定,或誤入了歧途,就把一切的成功、成就、成績都給泡湯了。比起跑點更重要的,是跑盡當跑的路,在事業和人生的終點上,有個好收場(finishing well)。

  所以,假若在起點上比別人稍遜機遇,不必自怨或怨人,來者可追,最要緊的是,看準人生的標竿,看直奔。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

【讀書樂】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