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502 期(2012 年 8 月 5 日) ◎ 世說新語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香港人的禮貌指數不及格,待客之禮差強人意,香港七百多萬人口中,有最少五十萬是基督徒,他們又是否彬彬有禮的一群,以至可以作鹽作光呢?以下是筆者風聞的怪現象,不妨提出來以作檢討,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上一代的牧者或教會長執很重視接待之禮,凡主日崇拜或舉行聚會每每親自在門前迎迓來賓;若邀請外來講者,更必陪同講員上座,禮貌周周的端上熱茶。但新一代教會中人已鮮會如此體貼來賓,聞說有一些龐大的堂會入口只有保安員站崗,不論會友或新人都得乖乖輪候,從不見有人款待。到聚會完結,也得迅速自行離去。參加主日崇拜變得獨來獨往,十分冷漠,跟上述聚會的氣氛甚不相同。
教會原本是莊重的地方,但現時充斥著此起彼落的電話鈴聲,甚至講電話聲;剪指甲聲亦不時卜卜作響。出席主日崇拜一些人常遲到早退;又為求自己方便坐在長椅的外側,令比自己遲來者倍感不便。至於部分有車階級,則往往將汽車停泊在靠近教堂的馬路旁邊而又不願繳費入錶,致令通報有警察抄牌時候又匆匆離座去駕車離開,種種小家子失禮作風,實令人搖頭歎息。
昔日使徒保羅忠告作教會執事的提摩太,總要在言語、行為、愛心、信心和清潔上,作信徒的榜樣。今日在這個禮樂崩壞的社會,教會應格外注重接待之禮,讓每一位來到教會的人,感到親切和尊重;若是教會上下也缺乏禮貌;人情冷漠,福音信息也就隨之衰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