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的生命是人一生追求的夢想。人總想生命中各種的需要都得到滿足—如餓了有東西吃,渴了有水喝,累了可以休息等等;為了滿足這些需要,就產生努力追求的動力,如果得不到滿足,便會產生焦慮與不安。
這段經文是耶穌行了五餅二魚使五千人吃飽的神蹟之後的一段記載。全段都是以主耶穌和「眾人」(剛經驗了五餅二魚神蹟的一些群眾)的對話作記載的方式。眾人問了主耶穌三個問題,正好反映他們在尋索滿足生命的疑問;而主耶穌的回答正是人尋求滿足生命最好的指引。
第一個問題在第25節:「拉比,是幾時到這裡來的?」五餅二魚的神蹟後,眾人花了不少時間精神去等候和尋找耶穌,到了對岸的迦百農,終於再找著耶穌。他們的問題流露了對耶穌的關切和尋求的心;但耶穌並無直接回答他們的問題,也沒有讚賞他們的勞苦,相反,耶穌直接指出他們尋找祂的動機錯誤了:「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你們找我,並不是因見了神蹟,乃是因吃餅得飽。」(26節)他們尋找耶穌,不是為了這神蹟所顯明的主,而是為了神蹟的好處。因此,主提醒他們不好以追求眼前利益或今世的好處為人生勞力的重心或全部目標,因為這些都是短暫的,不能真正滿足人的需要,而應該要追求那能讓生命有永恆價值的主。祂是父上帝所印證的,表明祂就是真正能賜永生的那一位。
我們今天來到上帝面前所渴求的是甚麼呢?作為信仰的起初接觸點,許多人都會以滿足個人需要為目的,這是無可厚非的;但隨著信主的年日增加,我們應有不同的價值觀,看重有永恆價值的事情。
第二個問題在第28節:「我們當行甚麼才算作上帝的工呢?」
猶太人以為得永生的方法是守上帝的律法,藉著一些看得見的工作和行為來得上帝的賞賜。這裡顯出眾人尋找滿足生命的途徑有偏差,不是藉著人的勞力行為,因為人永遠無法達到上帝的標準,乃要藉著信;故此耶穌回答說:「信上帝所差來的,這就是作上帝的工。」只有相信接受天父差來的那一位就能得著永遠滿足的生命。
第三個問題在第30節:「你行甚麼神蹟,叫我們看見就信你?你到底作甚麼事呢?」
眾人聽了耶穌簡單的回答,只是「信」便能得永生的食物產生了疑慮—怎能相信眼前這位耶穌就是上帝差來的那一位?他們引用舊約(出十六4、詩七十八24),摩西能在曠野四十年之久,從天上降下嗎哪給他們祖宗吃的神蹟,盼望耶穌行出比摩西更大的神蹟來證明自己的身分。這顯出眾人仍未認識賜滿足生命的主,只以為祂是先知的一位。故此,耶穌直接指出真正將嗎哪賜下的是父上帝,不是摩西(32節)。注意「賜給」在原文不是過去式,而是現在式;這表示父上帝現在已行了神蹟賜下「真糧」。這「真糧」是與「嗎哪」相對,表明從前的嗎哪並不是真糧,因為吃過嗎哪的人,還是死了(49節);那天上來的真糧就是耶穌自己。在(約六35)主直接宣告:「耶穌說、我就是生命的糧。到我這裡來的,必定不餓;信我的,永遠不渴。」耶穌就是永活的真糧,祂用強調性的語氣應許—凡來到耶穌面前、相信祂的人,生命就會得到永遠的滿足!
願我們都在正確的層面、正確的途徑及正確的對象去得享滿足的生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世說新語】
【文化之旅】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牧杖攻防】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聖化工作間】
【譯事有趣】
【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