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4 期(2012 年 6 月 10 日) ◎ 牧杖攻防 ◎ 李錦彬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根據馬可福音一章一節,提到「神的兒子,耶穌基督福音的起頭」。這裏裡所提及「福音的起頭」,因此「福音」應該是包含了很多不同的元素。
例如我們應該對耶穌的一生有所認識,然後才去作出接受或拒絕的決定,才會比較合理。因為若果我們單單接受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但對於祂與神有甚麼關係、是一個怎樣的人以及祂為何有資格可以拯救我們等等則置之不理,那是否是一個完整的福音呢?
一般來說,有一些人去購買鞋的時候,總是會經過細心挑選顏色、款式、用料、鞋底高低、號碼及考慮價錢以後,才決定購買與否。這個程序,簡單的可以在一、兩天內完成;較為講究的,有時也可能費時一個星期或以上的時間去作出比較,也在所不辭。怎麼我們去傳福音的時候,卻期望用二、三十分鐘把福音說了一遍,然後邀請對方作出決定呢?
這不是行騙的人所慣用的手法麼?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提供有限的資料,然後剔動人心中的需要,並且強調不用付出甚麼,便可以輕易獲得你所要的永生。這樣的手法,與招攬人入黑社會、異端和邪教有甚麼分別呢?
今天教會有很多積弱的地方,原因都是由於起初傳福音的時侯,沒有打好基礎;浮現出「福音短樁」的後果。環顧我們所用的傳福音方法,不論大型佈道會、福音主日及個人佈道等,都包含了不少福音的「水份」,所以是時候要改變你的傳福音方法。筆者認為透過「查經」去領人信主,這種「福音研經」是最有根有基的佈道方法,但是它所花上的時間,是最多的。然而,如果說福音是那麼重要,這是我們不該逃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