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94 期(2012 年 6 月 10 日) ◎ 文化之旅 ◎ 王芃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一是「知識」。在面試大學生時,Stephens發現他們的大腦像一幅舊地圖,上面有不少沒有標記的空白區域。原因在於沒有將學過的知識點串聯起來,融會貫通。問題是知識點本來就積累得不夠,包括那些一流高校的學生,聰明的大腦裡裝的都是些時髦的零星碎片,不知道知識點在哪裡。
二是「全球」。面對的競爭是全球性的,不能做井底之蛙。未來和你在一個平台上展示的,可能是來自地球另一端的那些才華橫溢、志向遠大的同齡人。如果不想陷入抱怨和被動,只有好好努力。
三是「謙遜」。 如今畢業生的簡歷給人的感覺是無窮無盡的自我推銷。在夏季實習或學校校報取得的成就,即使是出現在名人自傳中也難以令人信服。有人可能認為這些花哨的材料是自信的表現,也有人認為大家都要自我包裝,自己只能隨俗;但「真正優秀的人根本不會這樣做,因為他們擁有謙遜的內心,自信無需在簡歷中添油加醋。他們懂得『少即是多』」。
四是「思考」。隨著潮流是人的通病,每個時代的人都如此,今日尤甚。「因為你們的普遍盲從行為被普遍不盲從的表象所掩蓋」,這也是困擾人內心的問題所在,一方面,披上特立獨行的外衣,另一方面,又被裹挾著跟著潮流走。因此,保持與眾不同的思考方式就顯得重要。Stephens給出的建議是:放低自我(ego)、磨礪心志(mind)。
奧普拉也有過類似的建議,她說每次做決定,要先管住你的自我(ego),細問你的心。讓心靜下來,完全靜下來,你就能聽見內心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