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察世俗》看唐人在南洋活動環境


2481 期(2012 年 3 月 4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米憐牧師於嘉慶乙亥年(1815)在馬六甲出版《察世俗每月統記傳》,署名為「博愛者」,但在<告帖>,則以「愚弟米憐告白」(見上圖)。封面清楚刻印為《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可是每期的書脊則刻為《察世俗》。是故米憐牧師在<告帖>中,稱之為《察世俗》。

  米憐牧師提及「呷地各方之唐人」,所指「呷」地就是馬六甲城而言。呷字有一口,是指外語口音,呷是指Malacca的簡稱。而所提及各方之唐人,是包括「葫蘆檳榔、暹羅、安南、咖留吧、寥裡、龍牙、丁幾宜、單丹、萬丹等處」。所說的「葫蘆檳榔」是指檳榔嶼而言,現稱之為檳城(Penang),位於馬六甲海峽北端的一個島嶼。暹羅(Siam)在馬來半島北部,首府是曼谷。至於「咖留吧」,是今日印尼首都雅加達。「寥裡」又稱廖島(Rhio),位於今日新加坡南面一海島。「龍牙」又稱龍牙門,在今新加坡東南一島嶼。「丁幾宜」亦即丁機宜,是Trengganu的對音,在馬來半島東岸,彭亨(Pahang)北面,北上便是吉蘭丹(Kelantan)。「單丹」一地,現難考悉,一般歷史地理有載單戎占萬丹,所在地已無可考。至於「萬丹」(Bantam)是在今日印尼西爪哇,為古今重要的貿易港口。從米憐牧師所列當年旅居南洋唐人所聚居的地方,顯然以馬六甲海峽和爪哇海一帶的城市為主(見下圖),而各城市即以馬六甲為集散的中心。按馬六甲位於馬來半島西岸,在新加坡未開埠之前是南洋最重要的商港。馬六甲前稱為滿加國,十五世紀初葉,拜里迷蘇刺王(Paramesvara)統治期間,與中國已有通使來往。及至一四一三年鄭和下西洋的時候,亦曾多次在該國停留,所以唐人在該地生活是有悠長歷史,可說是當年華人聚居重要的城市,貿易非常發達。所以馬禮遜牧師之建議在馬六甲設立宣教站是有他的計畫和用意;及至米憐牧師又能在馬六甲開設報館出版《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可見選址的睿見。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