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人文關懷學者


2480 期(2012 年 3 月 4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以純文學撼動人心的中文大學電子工程系榮譽教授陳之藩,昨午因肺炎病逝,享年八十六歲,正如他生前說過,他的人生終有落幕。……陳之藩著有電機工程論百餘篇,擅長寫散文,作品入選兩岸三地的中學國文課本。」

  《蘋果日報》26.2.2012

  現任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說他希望重建中大的人文精神,用心良苦,可惜隨著像陳之藩這類型老師一個一個的逝去,機會愈來愈渺茫。

  陳之藩雖然曾任教中大電子工程學系,被頒榮譽教授之職,但在學生及世人心目中,他卻是一位文學作家。《旅美小簡》、《在春風裡》、《劍河倒影》都膾炙人口,他寫的多篇散文也曾多次被編進兩岸三地的中學國文課本。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台灣流行「翻版書」,他著的《劍河倒影》更有多至六種盜印版,但陳教授很大方,他沒有一一追究,只是對著紅紅綠綠大小不一的盜本苦笑。

  曾在差不多六十年前他寫的一篇散文中,滲透出陳之藩那份悲天憫人的人文情懷:「下課以後,回到住舍,還未放下書,打開今天的報紙看,第一版登著:兄妹二人,一個十四歲,一個十歲,為愛看之電視電台不同,爭論不下,哥哥拿來一把麵包刀,從妹妹後心刺進去,穿透前心,十歲孩子就這樣死去了。母親此時正在一個中學教畫呢。……我讀了這條新聞,把手中的報紙連帶抱著的電磁波書一併丟到屋角去。凝神窗外,木然頹然。」

  寫這篇文章,正值陳之藩年輕時赴美深造電子工程學的日子,他說當時整個世界一窩蜂的追求科技知識,發明了原子彈,又發明雷達和電視,人類進入了原子能—電子學時代,以為可以呼風喚雨,改變整個世界。但另一邊廂,人類又陷入一個前所未有的文明黑洞:「科學處處引來問題,其他學問跟不上,無法適應。所以也就發生了『童子操刀』的悲劇。」這是陳之藩心底最憂慮的事情。六十年後回望,他的憂慮完全正確。

  很久很久都未聞這份吶喊了,新一代的學者教授也許比陳之藩更聰明和有更高的學術成就,但拍馬追不上的就是這份人文關懷的精神。再聽陳之藩的說話:「時局如此荒涼,時代如此落寞,世人如此鹵莽,吾道如此艱難,我們至少要像在鐵蹄殘踏下的沙土,發出微弱可聞的聲音,給這個無以名之的年代作一無可奈何的腳註。」

  別矣陳教授,別矣人文關懷,這闊別可要等多久?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

【蔗渣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