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讀的這節經文,讓我想起那在雪山映襯下挺拔蒼翠的雲杉。這次的新疆之行,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了。它有一個充滿詩意的名字:雪嶺雲杉。初次知道它的名字,是在西域那片茫茫無際的崑崙山脈中穿行的時候。滿眼都是岩石與風沙,突然一片鬱鬱蒼蒼的雲杉跳入眼簾,那優雅的身姿,望天的姿態,讓沈悶的畫面突然生動起來,也讓人充滿遐想。
雪嶺雲杉,這是一個貼切又讓人仰慕的名字。 「雪」,與冰雪為伴的雪中驕子;「嶺」,生長在高山峻嶺之上;「雲」,意味著挺拔的身軀和望天的姿態。
很難想像它如何度過漫長的嚴冬和乾燥的夏季。原來造物之主眷顧它的方式很特別,冬季來自西伯利亞的寒風被它們矯健的身軀擋過去了,厚厚的冬雪沒有壓垮它,反而被它視為造物之主特殊的饋贈,它把一冬的積雪涵養下來,滋潤來年缺乏雨水的春夏。
這就是雪嶺雲杉,初入眼簾的時候,你會為它如翩翩少年般挺拔優美的身姿所打動;在盤山路上近距離見它,你會為它的堅毅和定力所感;再拉開距離看它,你會不由自主地因它抬頭望天的姿態而動容,這也是它為何在寒風中能夠沈著地守望,無言地等待的祕密吧!
「不要思慮」(路十二11),思慮來自擔憂,內心沒有平安。想想雪嶺雲杉的定力和從容,它們對創造之主眷顧的無限的仰賴和珍惜。
望天的雲杉,腳下沒有肥沃的土壤,甚至連土都沒有。它只能把根鬚扎進岩石的縫隙中,在那裡頑強地伸展自己的根鬚,與同伴以根鬚相互連接。原來,在嚴酷的環境中,生命也可以如此優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