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39 期(2011 年 5 月 22 日) ◎ 朝鷹珍藏 ◎ 朝鷹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孫中山先生,名文,號逸仙,又號中山。生於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廣東中山翠亨村人。十三歲時遠赴檀香山求學。一八八三年已有慕道歸主之心,後被其兄所反對,並送回國。其時為十八歲,不久因毀村中北帝廟神像,而不為鄉人接納,於同年冬天到了香港,並與陸皓東一起在公理會受洗加入基督教。一八八七年進入香港西醫書院學醫,一八九二年以首屆畢業生之第一名成績畢業。其後到澳門鏡湖醫院擔任義務醫生,成為該醫院的第一位西醫。他在鏡湖醫院免費贈醫,然後由他獲院方貸款另設的「中西藥局」施藥。他那「不受分文、以惠貧乏」精神,令人敬佩。
在筆者郵品收藏中,就有一張「孫逸仙先生誕生120周年紀念」的小全張,其畫像之背景正是澳門鏡湖醫院之舊貌,還有孫中山先生的著名墨寶「博愛」。此小全張是由當時葡萄牙殖民地政府郵局所發行的。
孫中山先生認為,迷信是中國人受苦的主要原因,傳福音就是要把真理之光帶給迷信偶像的異教徒,而科學性的醫學也可以把人導向真理,從而破除迷信與無知,繼而歸主。
孫中山先生一生以行醫為他的職業,以革命為他的事業。他行醫是為了救同胞,後來捨行醫而從事革命,也是秉持救同胞脫離黑暗和苦難的精神。借問讀者諸君,你現時的職業是甚麼?你人生的事業又如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 「列國震動.愛心行動」異象分享會
- 今日的教會、明日的天國—
當下教會的再思 - 「愛兒有方」家庭講座
- 「風仍繼續吹」福音佈道會
- 加克.胡哲佈道崇拜
- 「尊貴的事奉」主日學講座及研習坊
兩性相處的剛柔調和 - 愛鄰網舉辦教牧團契暨講座
「牧養青年.面向社區」 - 基督教愛協團契舉辦
「性格障礙」精神健康講座 - 生命教育研討會
暨和合本修訂版簡介會 - 香港浸信會醫院全人健康中心
「精神健康急救」證書課程 - 廣西基督教兩會
【教會之聲】
- 言說與靈性 ◎ 謝任生
【時事透析】
- 教會及機構必須問責 ◎ 蔡志森
【息息相關】
- 道歉秀 ◎ 吳思源
【黃金歲月】
- 歡聲甫過 ◎ 昂嘯
【商旅大中華】
- 主日禮拜(下) ◎ 區在國
【如沐春風】
- 大騙局 ◎ 李碧如
【朝鷹珍藏】
- 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人生 ◎ 朝鷹
【有衣有食】
- 領袖 ◎ 余和靜
【誠心所願】
- 誠心所願 ◎ 李仰安
【教會今昔】
- 孫中山行醫仁心仁術有根源 ◎ 浩然
【童話人間】
- 在他方 ◎ 林沙
【誰是鄰舍】
- 向夢想出發 ◎ 余妙雲
【釋經講道】
- 認識基督,走生命路(約十四1-14) ◎ 胡玉藩
【家庭治療室】
- 父親管教子女時的情緒 ◎ 區祥江
【品蘭集】
- 重要是不是重要 ◎ 文蘭芳
【雲彩見證】
-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 ◎ 江銘恩
- 以生命償還福音債 ◎ 朱莉鳳
- 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 梁禮彬
【家庭醫生手記】
- 工作倦怠 ◎ 蕭烜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