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27 期(2011 年 2 月 27 日) ◎ 誰是鄰舍 ◎ 余妙雲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Tony於一九八六年因精神病送入青山醫院,經治療出院後,但那種難以表達的「不舒服」一直纏繞他,當「不舒服」時,思想就會顯得混亂,因此也無法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他也曾因病情反覆常出入醫院,出院後,仍時有妄想。還記得曾有一次在一個寧靜的晚上,走進廚房拿著刀,正想傷害自己的時候,母親剛好上廁所,Tony立時清醒過來,沒有行動。他描述這是神的保守。後來經朋友介紹認識愛協團契,至今參與團契活動已超過十年。愛協是一間基督教機構,為康復者開設互助小組,Tony也記得第一次參加愛協小組聚會前,大家一起吃晚飯,並且互相分享苦與樂,有一種親切和暢快的感覺。然而聚會完後,那可惡的「不舒服」又來了,自己連分辨方向能力也沒有,幸有組員帶領他乘巴士回家,之後,他就穩定出席愛協小組聚會。
Tony因病情反覆,也常要進出醫院,住院期間除了家人探訪外,愛協組員、導師和同工亦常探訪,給與支持和鼓勵。出院後,他就常到愛協參加活動,如燒烤、團拜、旅行、查經班和電腦班等,精神狀態漸好起來,之後還成為愛協其中一個小組的組長。神透過愛協祝福Tony,Tony也願意關顧一班同路人,讓他們也得到神的祝福。雖然那種「不舒服」感覺也時有出現,不過在同路人和關心者同行下,已懂得如何面對。感謝主,還讓他找到一份工作,對前路亦充滿盼望。愛協團契願與教會攜手合作,牧養精神病康復者。
「因為在你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你的光中,我們必得見光。」(詩三十六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