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有一位女士,一進診症室,便憤怒地抱怨著自己的經歷:咳嗽了個多月,看過私家醫生,病未見好。她自行去照了肺部X光,報告說沒有問題。其後見咳仍斷斷續續地未有好轉,便自己再找中醫治理。豈料兩個月後,突然出現咳血情況,到公立醫院求醫,才驚聞自己已患上肺癌,且已擴散,是末期了。
女士不斷重覆的疑問是:「我已經照了肺部X光,報告明明說無問題,為甚麼只有兩個月便竟變成末期肺癌了?」
我跟她解釋:首先,肺部X光對於某些較微小的肺部變異是察覺不到的。其次,對於當時她的診斷,是必須結合醫生臨床檢查,適切檢驗,加上時間觀察,才能作出準確診斷。
後來我想,像這位女士的求醫習慣,在香港是否普遍?是的,自行轉換醫治方式,自行安排檢查,自行演繹報告,自行判斷病情,這都是很普遍的情況。
而這也反映出香港人缺乏家庭醫生觀念的心態。家庭醫生,並不是單指「一家大細都習慣睇的醫生」這麼簡單。
首先,家庭醫生是個人和家庭的健康顧問。他必須具備對內外婦兒各科醫學的詳細了解,且具有在成千上百和「普通症狀」中判斷出哪一個「嚴重個案」的能力。
其次,這裡所說的健康,並不純指身體上的健康。按世衛對健康的定義,是指一個在身體、精神、心理及人際關係上都完全良好的狀態,而非單指沒有疾病或不適。因此,家庭醫生是你健康人生的夥伴。他應該是最認識你「身心社靈」全人健康的那一位,你的健康數據和記錄,都在他的資料庫裡。
家庭醫生之所以能成為這樣一位健康顧問和夥伴,既因他的經歷,他的能力,也因著他在地理、時間和愛心上,都對你提供了充足的空間和支援。
若果,駕車人士會把車輛每年交託車行檢查,很多人也會把金錢和他日的保障交託保險經紀,更何況更加複雜的健康問題,豈能單憑自己的判斷來處理呢?
每個人都需要尋找到自己真正的家庭醫生,找到了,就要花時間,耐心栽培緊密而信任的關係。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語言解碼】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家庭醫生手記】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