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蔭兩院遠象
第 2407 期(2010 年 10 月 10 日)
◎ 特稿 ◎ 胡明添
「廣蔭院」始於一九零二年,至今已是一所有超過一百年歷史的老字號。最初由聖公會退休牧師鄺日修因移居九龍城,發現教會日漸興旺,但當中有不少殘弱無依、老而無靠的教友,於是動了慈心,倡議建院以事收容。後因鄺牧師年事日高,對繁雜院務深感不勝負荷,於一九一八年一月十七日正式交由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接管。從此「廣蔭院」易名為「廣蔭老人院」,由聯會慈惠部專責其事。由於老人院宿位需求甚為殷切,於是聯會同人分別於一九六五年及一九七九年,興建鑽石山廣蔭老人院及觀塘廣蔭老人院,兩院合共可收容達七百四十名長者,仍然未能滿足需求,因總有幾十人在輪候中。
近年有關低度照顧安老院(self-care hostel)及中度照顧安老院(aged home)服務的需求大幅放緩。廣蔭兩院的收容額可算全港最多,但現今入院者少,離世者多,現今兩院長者入住是容量的三分一而已。其中主要的原因是香港的安老政策向高度照顧安老院(care and attention home)服務傾斜。銳意減少低度照顧安老院所致。這可能基於香港政策研究所的研究,他們指出戰後的「嬰兒潮」在二零零六年開始變為「老人潮」,老人人口的比例將以每十年六至八個百分點或更高地快速增長。由二零零六年的15%上升至二零三三年的34%,換言之,屆時香港人口中每三人中便有一人超過六十歲。政府一向以減免差餉以示對非政府資助老人院的支持,但現在政府為了減少財政的負擔,把非牟利團體辦理的老人院定性為私營老人院,本來有差餉津助的都一概取消。
鑑於政府安老政策的改變,低度照顧安老院及中度照顧安老院服務應該已經完成其歷史任務了。若要繼續服務教會中的長者,廣蔭老人院就必須轉型為高度照顧安老院方可。但轉型所牽涉的長期財務承擔卻是天文數字,除了減少宿位增加空間,和設施更換外,還有護士、物理治療師及社工等人手的大幅增加。單以人手方面而言,社會福利署對設有四十個宿位的甲一級護理安老院的要求為例:其員工數目如下(以每人每日工作八小時計,包括替假員工)主管一人,註冊/登記護士二人,保健員二人,護理員八人,助理員八人,合共二十一人。以二十一人服事四十人,其薪金的開支當然十分可觀。此外,我們接收的對象又只限於會員堂的長者,而收費又不能全然轉嫁使用者的情況下,我們要對廣蔭老人院的轉型,必須慎之又慎。
胡明添(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