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為求子女考取心儀中學,早在小學或幼稚園階段已為子女報讀興趣班,有教學顧問認為,父母過分重子女成績或強迫他們參加興趣班,令『娛樂變成工作』,讓子女產生無形壓力。港大與明愛去年訪問近一千二百名小四至小六學生,當中逾四成表示抑鬱或焦慮,其中以小六生最嚴重,比率遠高於韓國及內地城市同類調查。」
《明報》26.9.2010
坊間許多親子班、家長學堂、父母教室,如雨後春筍,以前父母相信天生天養,子女的好歹聽天由命;現代的父母則越俎代庖,事事關心和作主。許多父母在子女尚未出世,已經飽讀關於嬰孩照護和孩子教養的書,並且照單全收。
其實所謂親子關係,最重要的是肯花時間和心思在子女身上,並且是甘心樂意、無欲無求的付出。就如我們看待一株親手栽種的植物,每天澆水、除草、滅蟲、料理,更加不可缺少含情脈脈的注視和欣賞,而不單是研讀有關書籍去知道它的底蘊和生長規律。一位作者如此說:「小孩不必照書教養,我們也不想這麼做。我們覺得,應該是憑直覺就夠了。我們很愛小孩,很仔細觀察小孩的需求及發展,就應該足夠了。」
小孩子的需要和期望其實很簡單,就是父母多些陪伴同行。一星期五天都要上學,晚上多要做家課,或是預備默書測驗。星期六最好就是「親子日」,大家到郊野公園走走,或者坐船到離島逛逛,到沙灘遊玩半天。但香港的父母總是利用星期六把兒女送到所謂「興趣班」去,由朝到晚忙個不了,結果不單累透了孩子,更加令他們承受不必要的壓力。
教養兒女,盡信書不如無書,盡信專家也不如沒有專家。許多孩子出了問題,癥結在於欠缺父母的陪伴。另一位作者如此說:「對大多數這一類孩子來說,專業輔導是沒有用的。他們所需要,往往也是他們所缺乏的,是一個關心他們、肯花時間陪他們的男人。他們需要的不是心理醫生,而是一個可以信賴尊敬的人。」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特稿】
【培靈奮興大會 禱文】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