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生死死兩相茫


2405 期(2010 年 9 月 26 日)
◎ 時事透析 ◎ 區伯平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活在香港,一時被西方輿論貶稱為「死港」,一時又被褒揚作「紐倫港」。若果少一點自省的定力,也會被揮舞得陀陀轉,令人啼笑皆非。可是我們活在此間,凡事與自己息息相關;我們會知道香港社會的真正優、劣事項。我們一方面享用著某些相對出色的市政,一方面又慨嘆某些拙劣的公共管理。

  港人生時,難有安身之所;港人死後,依樣難有安魂之處。

  以前的武俠小說及電影中,每到仇家互相廝殺之時,總會有人大喊:「要你死無葬身之地。」其實港人早已「認命」,知道地狹人稠的城市的土地難題;由很多年前開始,已經勉強接受身後不作「土葬」,只求「化灰」。來到近年,市民已經普遍接受「火葬」,視為理所當然的身後安排。豈料,現時竟然連骨灰位也難求!

  香港不是每隔十年進行一次人口普查的嗎?如此勞師動眾的計畫,每一名香港居民都要參予的,目的不是在取得可靠的數據,好讓相關部門可以為未來作好籌畫嗎?政府有關部門不知道香港的死亡率嗎?不知道人口老化嗎?不知道市民殮葬的需求嗎?明年二零一一,又是人口普查的年份了;查來做甚麼?查了又怎樣?

  生,要活得有尊嚴;死,要能安頓撫慰。這既是聖經的記述,其實亦是人生的常識。生老病死,政府固然無需事事直接籌辦,我們也不需要一個「全能政府」。但是對於死葬這類生命的必要,政府怎能欠缺規畫、規管。政府怎能放任「乘人之危」的「發死人財」現象。我們的政府出了甚麼毛病?生命難道只由得「商業運作」支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