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日


2405 期(2010 年 9 月 26 日)
◎ 教會之聲 ◎ 龐建新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設若有教會未定今天為國家主日者,本人深盼他們能認真考慮,設立國家主日之可行性;若已有此安排者,本人亦深願他們所定的一切,在整個崇拜中,能令信眾達至愛世人、愛祖國和愛天國的地步。

  基督教會秉承聖經教導及使徒遺訓,於每週之主日(即禮拜日,每週之第一日)紀念主耶穌的復活(啟一10;可十六9)。是日,眾信徒返教堂崇拜(徒二十7),敬拜事奉、謳歌頌讚、讀經祈禱、聽受聖道、同領聖餐。如是,千年如一日般,教會未敢停止聚會(來十25)。

  香港教會之歷史,多源於歐美,始於十九世紀中葉。雨後春筍,變得宗派林立。隨後亦衍生眾多獨立堂會,分別從各差會出來。可幸在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這個大家庭中,不同派別,仍屬一體,主日仍以崇拜上帝為單一對象,和以聆聽聖道及施行聖禮為崇拜之兩個高峰。並且在求同存異的基礎上,各自發揮其優良傳統:禮儀教會多依從三代經文而宣講聖道,崇拜程序亦就教會年曆和節期去編排。至於獨立堂會,則多自行釐定經文、領受信息去教導,惟鮮有節期之慶祝。

  自上世紀六十年代起,教會開始茁壯成長,並開枝散葉。與此同時,教會亦屢受西方社風吹襲,影響極深。可幸教會能本著在世界而不屬世之聖經原則,和主內合一之精神,不但應付自如,更能正面回應各方問題,使牧會方式變得多元化,內外關顧層面亦漸趨豐厚,甚至各堂會在主日崇拜的程序和內容上,亦會因應各方需要而有所改編與度定,如主日學、團契、聖樂、教育、傳道、差傳、敬老、扶貧、社區等主日。

  奇怪的是,在芸芸眾多的特別主日中,鮮有國家主日之安排。究其原因,無非是受到政教分離之舊思維,二元論屬靈與屬世之分割,以及殖民地無國家觀念使然。直至一九九七年,香港回歸中國,重投祖國懷抱,加上國勢日強,令港人重獲國民尊嚴,又加上教會對舊有政教分離觀念,重新有正確認識,一些教會才開始訂定每年九月最後主日為國家主日。

  然而教會事務之決定,不應存著人有我有之心態,更不該敷衍了事而執行。堂會牧者在安排國家主日時,應如其他特別主日一樣,精心設計,使信眾在信仰上有所反思,在生活上得著提醒,令教會牧養瑧至全人,靈俗事情得以兼顧。因此本人有以下之建議:

  禮堂擺設—擺設並不重要,隨教會傳統而定,另加心思擺設亦無可厚非。

  程序舖排—則不宜學效美國早期一些教會,流於愛國主義,只顧歌功頌德,而忽略崇拜真義。

  聖詩安排—除一般讚美詩外,亦應選些愛國聖詩去配合或回應主題信息。可惜各宗派詩集,鮮有此類詩歌。而國內之《讚美詩新編》,反而刪去有關國慶之詩歌。不要忘記舊約聖經亦多有國慶之詩篇和禱文之記載,值得我們三思。

  公禱內涵—則應加重為國家或香港在位者代求之分量。更不要忘記懇求聖靈省察,而明白少關心國情和未盡力愛國,也是應作而未作之罪過。

  奉獻方面—因應到時國家或本港之需要而設特別捐獻,與人分享好處,以表教會之關愛。(參林前十六1-3)

  信息重點—範圍可以很廣。故傳道者宜等候守望,求父賜下合宜信息。最要緊的是,在宣講愛國愛港愛教之餘,不忘勉勵信眾,更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天上的永恆國度,而努力見證、傳道,與人分享福音的好處,誠心所願。

  

龐建新(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副主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青蔥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