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太主教殘而不廢—譯成一指本中文聖經


2401 期(2010 年 8 月 29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施約瑟牧師(Rev. Samuel Issac Joseph Schereschewsky)是於一八七七年十月三十一日(禮拜三)諸聖日,在紐約聖公會恩典堂祝聖為上海主教。由施密夫主教(Bishop Berijamin Bosworth Smith主禮,十六位主教襄禮,按施主教是世界聖公宗教會所按立第四位猶太人主教。第一位是耶路撒冷主教亞力山大(Michael Soloman Alexander, Bishop of Jerusalm1841-1845);第二位休倫主教希慕夫(Issac Helmuth, Bishop of Huron 1874-1883);第三位是利比利亞棕櫚角主教歐爾,(John Gottlieb Auer, Bishop of Cape Palmas, Liberia, 1873-1874)。在此反映聖公會在各地已有不少猶太人的基督徒,並且在各地祝聖主教發展當地猶太基督徒的事工,以及向當地猶太人作傳教的工作。

  施牧師智慧高超,識見過人,當他抵中國不久,有見對中國知識分子傳福音的重要性,認為在中國開辦基督教大學是一個可行的途徑,藉著教育上傳授西方的現代知識,可以接觸到中國的知識分子,並且更可以培育更多新一代青年知識分子,如此才有助於福音的宏揚。所以他未被選主教在美國的一段日子中,經已將在中國興辦大學的計畫向美國聖公會海外委員會,以及各教區主教申述的建校籌備工作,在一八七七年十月已向本地教務委員會和海外委員會籌得四萬元,所以當他被祝為主教,返回中國便可進行興建聖約翰書院(St. John’s College)成為中國第一所基督教大學。

  施主教是一位譯經專家,一八七五年經已譯出《摩西五經》(見右圖)就任主教不久,至一八八一年到武昌工作,不幸因中暑全身癱煥,曾到日內瓦就醫,未得痊癒,只有右手中指可打字,但他仍然不放棄由美國聖經公會支持,從事北京話舊約聖經翻譯,至一九零六年譯成淺文理聖經,有稱之為「一指本聖經」(One-finger Bible,見一九零二年在日本譯經情況)。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聯會新會堂巡禮】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