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香港一個月,回來後,感覺到很多身邊小事別有一番趣味。因為小別,得以換一個角度重新體驗自己的生活。
半夜被雨聲驚醒,連忙起床關窗。再躺下時,聽到雨聲分明,不至於吵,卻有細膩的變化。雨打在街道上,打在窗上,打在大廈的牆壁上,打在不遠處山坡的草木上,匯演成綜合的淙淙水聲,有點像溪流,但不如溪流的清脆。那是一種都市的水聲,像水管在你枕邊經過。
有點訝異,因為過去多天在乾旱的地方生活,回到小島,重逢那多雨的天氣,竟勾起兒時聽雨的情景。小時候住平房,那雨聲可是聲聲入耳,不論大雨小雨毛毛細雨,都有不同的聲音。雨打在房頂上,那聲音叫人特別容易入夢。直到現在,聽到雨聲,也就估摸出雨勢的大小。如今住高樓大廈的人,很多在晚上關了門窗開著空調睡覺,肯定不太知道下雨不下雨吧。
下雨而不知道而無所感,我覺得這是一種與自然的隔閡。雨水本是恩賜,須知道,地球上僅有百分之三的淡水資源,主要靠雨水來循環。事實上,只要雨不成災,它確是很詩意的。雨特別能與植物互相和諧協調,也許因為植物需要雨露滋潤吧,它們總有與雨水共鳴的方法。雨打在芭蕉上,打在梧桐上,打在芳草萋萋處,都有不同的意境。詩人說「留取殘荷聽雨聲」,又或「細雨潤物無聲」,原非矯情造作之語,卻是源於生活的意趣體味。雨聲原是生活中的詩趣。
下次下雨,不要抱怨,聽聽可好?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聯會新會堂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