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老愛老護老齊向虐老說不
 「頌和」服務模式成效研究發布會


2371 期(2010 年 1 月 31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日有長者在院舍被虐,再有因懷疑家人意圖吞併長者個人財產而把患病長者遺棄內地的個案報道,均再度引起公眾對虐老問題的關注。事實上,長者受虐個案中,除了身體上的虐待,長者受到精神虐待的情況及其傷害並不亞於身體虐待,甚至近半數的受虐長者曾受過「多種虐待」。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頌和長者服務計畫」協助被虐長者及施虐者重新建立復和關係,計畫於最近完成服務模式成效研究,並於一月十日假香港基督教服務處總部發布有關之研究結果。

  該研究在二零零五年一月至二零零九年三月收集數據及資料,共分析了頌和長者服務計畫的九十二個個案,發現當中超過三成個案屬精神虐待,而超過四成個案更屬於「多種虐待」。這個數據與與社會福利署(下稱社署)的呈報系統以身體虐待個案為主的情況並不一致。根據社署「虐待長者個案中央資料系統」顯示,二零零九年首三季共有三百五十二宗虐老個案,當中接近七成半個案為身體虐待;其次為侵吞財產及精神虐待,分別佔個案總數13.6及6。

  香港基督教服務處長者及健康核心業務發言人徐玉瓊解釋,兩個數據有出入的原因是由於精神虐待問題較為隱性,外人較難察覺;而身體虐待則有明顯傷痕可見,較易引起關注並作出介入。不過她指出精神虐待對長者的傷害其實並不亞於身體虐待,一樣會對長者構成極嚴重的傷害(如引致抑鬱、自殺等行為),故必須加以關注。

  她又指:「計畫內接觸到的施虐者,超過三成患有精神病,另外,一成半的施虐者受失業問題困擾;數字反映出大部分施虐者均受其自身問題困擾,若能有效協助他們解決自身問題,亦有助預防虐老問題的發生。」

  徐續指出,現時對受虐長者的支援服務割裂,使長者及施虐者無法得到整全的服務,當長者面對懷疑被虐的情況,往往需要經過不同的轉介,才能讓個案得到適當的處理。此舉不但未能有效運用資源,亦令到受害人受到更大的精神傷害。她建議應就虐老個案提供一站式及跨專業的支援服務。

  另外,研究資料亦顯示,「充權」及「和解」的服務手法能有效地協助被虐長者及施虐者解決問題。根據以上的研究結果及前線之經驗,徐玉瓊認為:「服務應強調提升長者對自身權益的認識;並教育公眾,尊重長者的個人權利,避免對長者存有「弱者」或「體弱多病」的心態而對長者作出剝削甚或虐待的行為。與此同時,處理長者被虐問題亦不能單從個人層面作出分析,因為部分問題癥結屬社會結構性問題,例如房屋政策、社會大眾對長者的觀念、對成年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支援等,這些均必須從社會政策及資源分配作出根本分析,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本文由香港基督教服務處提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