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會教育部教堂朝聖之旅
 認識將臨期禮儀屬靈意義


2364 期(2009 年 12 月 13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伍中恩女士於香港信義會救恩堂講解藍色蠟燭的用途。

▲所有出席者與講師在香港聖公會靈風堂教堂留影。

▲參加者於天主教聖歐爾發堂參與靜默、讀經、唱詩及祈禱。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育部聖樂促進組已於十二月五日上午,舉辦「迎接主降生」將臨期教堂朝聖之旅。當天分別前往香港信義會救恩堂、天主教聖歐爾發堂及香港聖公會靈風堂等三間教會參觀。由信義宗神學院靈修及崇拜助理教授伍中恩女士擔任導師,實地講解各教會傳統禮儀程序、聖壇設計及將臨期裝飾陳設,擴闊參加者對崇拜理念的認識,並預備心靈迎接慶祝主耶穌基督降生的大喜日子,共有六十多位信徒參與是次活動。

  於教堂朝聖之旅,伍中恩女士首先講解了聖誕節及將臨期的來源及意義。將臨期為聖誕節前四個主日(由最接近十一月三十日之主日至聖誕節),信徒需警醒禱告、安靜等候耶穌基督誕生的日子,亦讓信徒警醒等候基督再臨,一般採用的禮儀顏色為紫色或藍色。

  

紫、藍「色」別再臨期禮儀

  在進入香港信義會救恩堂門口時,會眾立時可看見一個洗禮盆,其中有活水流動,目的希望會眾於主日紀念自己的洗禮,讓主潔凈自己,預備心靈敬拜。洗禮盆以圓形呈現,代表女性子宮,喻意重生;由於主耶穌從前常與會眾親密聚在一起,不存在任何阻隔,因此講道台的設計,希望讓講者與會眾減少阻隔,達致親密交流的效果;聖餐桌在聖壇中佔極重要位置,為了預備降臨期,聖餐桌鋪上藍布,桌上擺放一個盛載四枝藍色蠟燭的花環,預備於降臨期間,每主日遞增燃點一枝蠟燭,於第四主日點燃四枝蠟燭。講壇後懸掛耶穌基督釘十架像,既提醒會眾因人犯罪,耶穌為拯救人類,以致被釘在十架,同時喻意當人們受苦時,基督亦與人一同受苦,甚至比人們更痛。在十字架之間橫跨著一個黑色圓圈,喻意罪圍繞整個世界,耶穌因此來到世界為人釘在十架。

  

光、十架反思屬靈事

  伍中恩女士分享,於天主教聖歐爾發堂參與聚會很讓她感動。其一,在進禮堂前,可看見一個外圍是十字架,中央是圓圈,象徵女性的子宮,喻意重生的洗禮盆。各會眾在參與聚會前,用洗禮盆的水在個人身上畫上十字架,並安靜禱告完畢,才坐下聚會。其二,教堂兩旁座位使會眾相對而坐,提供互相對望交流的機會。其三,聖桌放在兩旁會眾之間,讓信徒圍繞聖桌敬拜主,象徵神在信徒當中。此外,該堂於聖桌旁擺放著五種顏色的蠟燭,分別於第一主日點燃喻意「希望」的綠色蠟燭,第二主日點燃喻意「平安」的紫色蠟燭,第三主日點燃喻意「喜樂」的粉紅色蠟燭,第四主日點燃喻意「愛」的紅色蠟燭,並於聖誕節前夕,點燃白色蠟燭;教堂中有十四幅有關耶穌釘十字架路途的圖畫圍繞禮堂,而禮堂正中央,有個簡約的十字架像,耶穌基督立在其中,在像下邊有不同身分的人站著,喻意不同的人歡送耶穌基督復活升天或迎接他再臨之意。

  

教堂建築表現主救恩

  參與者最後來到香港聖公會靈風堂,講壇後的十字架如「亞」字,表示基督發源於亞洲,刪去「亞」字四面的邊線,表達福音向四面傳開。十字架後的窗由玻璃拼合而成,吸納圓洲角公園山幽之美景,讓會眾體會如何「向高山舉目」;教堂以聖壇為中心,符合聖公會傳統特色,牧者及會眾圍繞聖壇,敬拜同一上帝;聖壇上方的光纖吊飾如風的聖靈,光纖可換不同顏色,配合教會各個節期;洗禮池中心呈圓形,代表母腹,象徵基督內重生。受洗者洗禮時面向西方(世界),代表棄絕三仇(世俗、魔鬼、肉身),與基督同死;洗禮後面向東方,向著聖壇,代表歸向基督,與基督同復活,得享永恆的生命。

  是次教堂朝聖之旅,很多參加者都表示,認識到很多新知識,並期望以後可以再次參與此類活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雲彩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