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於八月八日發生風災,多條村落被水和山泥所淹蓋,暫時估計死去超過五百人。不知是否這次風災與去年512四川地震相比,死傷人數較少,兩地政府對災害的回應也不同,前者緩慢,後者迅速。兩地政府不同的回應,當然與兩地政治背景有關。但無論死傷人數多少,拯救工作是急不容緩。可惜的是,台灣政府多位高官並沒有著急的表現。總統前往主持球賽開幕,行政院長去理髮,甚至有說他去染髮,亦有官員在視察災情後在家中豪吃。
剛於今個月中旬退休的社會福利署長余志穩,獲立法會各黨派議員和社區人士對他工作的肯定和讚賞,這是官場中難有的現象。議員對官員總是批評多於讚賞,他們能對余先生的讚許當然不會是虛假的。例如余先生能隻身到東涌,面對面與居民討論跨區工作交通津貼。雖然在政府對賭波合法化問題上已有立場,但他仍樂意與反對的人士好好的交換意見。由於余先生是修讀社會學,對人權較重視,所以不遺餘力推動種族歧視條例的訂立。就市區重建方面,怎樣釐定賠償標準是一件艱巨的工作,但余先生能在意見紛紜中,努力平衡各方利益。
余先生在議員和社區人士中留下良好和深刻印象,但在官場中則並不亨通。在退休前,他以D4署任D6社會福利署長三年,仍未坐正。當官三十年,最後的月薪也不及副局長及政治助理。不少人指這是余先生以市民為依歸的做法開罪了高層官員。
官員有責任推銷政府政策,但官員也是公僕,他們也應了解市民的期望,甚至因市民的訴求而改變所定的政策。可惜的是,不少當官的仍存著官僚官腔作風,只顧推銷政策或以商人利益來制定政策。是次眾人對余先生的讚賞,人給與他的評語是:「工作熱誠、敢於面對群眾、聆聽意見、實事求是、勇於承擔。」一位議員簡單直接的說:「是?個心出來對人,人哋feel到的。」這是官員應有的風範。盼望各地政府官員,都能持著這最基本的態度來服務市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童話人間】
【日光在心】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窩貼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