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傳奇


2337 期(2009 年 6 月 7 日)
◎ 時事透析 ◎ 劉國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龔如心女士千億遺產案的聆訊工作,在休庭一個星期後,於六月一日恢復在高等法院進行庭審。

  事實上,自龔女士辭世,坊間出現兩份遺囑之後,整個事件的發展,可以用扣人心弦來形容,也成為市民茶餘飯後的共同話題。正因為事件引起社會大眾高度興趣,加上事件的發展比電視台編劇筆下的橋段來得更為傳奇,讓這宗遺產案成為媒體非常樂於報道的新聞。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傳媒市場中,媒體渴求具備高收視的「故事」,是大家都相當理解的。為了進一步吸引讀者,多份報章除了基本的新聞主線報導以外,在擬定標題、版面設計等編輯工作,下了不少工夫,與一般港聞的處理手法相比,對龔如心遺產案的看待,明顯加多了心思和力度,可以說龔如心遺產案已成為報章的一個較大型的連載專欄。

  隨著案件聆訊的進展,市民知道的內容亦愈來愈多。除了源於法庭的聆訊內容,也包括華懋基金及陳振聰雙方陣營對媒體的放話,還有報章、雜誌發掘出來的「額外」素材。最新的發展是陳振聰到底怎樣跟龔如心結緣:一直以來,市民大眾知道是前立法局議員梁錦濠作介紹人,現在最新的資料是陳振聰由認識一位商界人士王麗明開始,經過幾重的介紹,逐步走近龔如心的生活圈子。

  言論自由是香港的其中一項核心價值,讀者的知情權也是社會大眾樂於捍衛的;可是,作為社會的一分子,以下三個問題是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及回答的:

  一、在我們捍衛知情權的過程中,如何在追求真相的時候,不致淪落於揭人私隱,為好奇八卦的慾望得到滿足而亢奮,拍案叫好?

  二、在了解真相的過程中,如何讓被報道的事件成為借鑒,而不是成為角色代入的心理歷程。在網上流傳好些與本案相關的信息,驟看是諷刺,但卻引發不少共鳴,其中最多人迴響的是:因為爸爸的婚外情,讓家人過著幸福愉快的生活。

  三、法庭的聆訊有很多引人入勝的元素:雙方的法律觀點、律師團採取的策略、場內場外的角力等,我們如何看劇情片之餘,多從法治的角度來思考?

  類似龔如心遺產案般的新聞報道之所以吸引大量讀者和觀眾追看,除了眾多天時地利的因素外,也正因為它具備了以上三個特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雲彩見證】

【讀者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