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就像一扇門


2337 期(2009 年 6 月 7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台灣一名單親媽媽剛考到殯儀化妝師資格,翌日凌晨即傳來五歲女兒車禍死亡的噩耗,人生第一場葬禮竟是自己的親生女兒。」

《明報》22.5.2009

  

  剛考取殯儀化妝師資格,但第一個客就是自己的親生女兒,對母親來說悲痛欲絕,對離世的女兒卻是一份榮幸。

  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的男主角,原本是一位大提琴師,失業後糊裡糊塗的做了納棺師,專門替辭世的人作最後一次美容,使亡者呈現安詳,又能使存者不產生恐懼。納棺師給亡者裝扮得像生時一樣,甚至更美,使送殯的生人對著亡者如平時一樣具親切感,減低了異路殊途的驚恐,這表達了生死一如,視亡如存的精神。

  這齣電影在銀幕上先後出現七具經納棺師化妝過的屍體,其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最感人的莫過於最後一幕:納棺師親自為分離了廿多年的老父作入棺前的美容。對著這位離家出走,為了別的女人而拋妻棄子的父親,做兒子的曾久久不能饒恕,但在妻子和師父的勸導下,終肯放下心結,以真誠尊重的態度替久違了的父親作最後一次化妝。兒子撫摸著老父的臉龐,撫摸他那滿是皺紋的手,召回兒時種種的回憶,方才醒悟原來對老父的怨忿乃源於對他的不離不棄,就在那一刻兒子淚水決堤湧流,前嫌得冰釋,積怨為愛與諒解所消弭。

  電影中有不少頗具哲理的對白,其中一句是「死亡就像一扇門,人從這扇門走出,就會到另一處境界而已。」這令我們想起有一本小書《愛.生活與學習》中藉葉子的對白來道出生死之謎:「你想想你並不害怕春去夏來,你也不擔心夏去秋來;這是自然變化,那為甚麼對死亡那一個季節,你獨獨深懷恐懼呢?」

  當然人非草木,又何來那麼豁達和超脫?面對生死,離愁別緒始終是我們的一部分。想及台灣那位單親母親,親手為自己最愛的女兒做人生最後一次美容,那份錐心之痛非筆墨所能形容。惟願她像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那位男主角,使女兒以最美的容貌入殮,就像送她上學前替她扎辮梳理一樣,女兒雖然出了門口,但在母親心中的另一扇門,她仍然活得很美很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雲彩見證】

【讀者來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