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我們提出甚麼辯解的理由也好,宗派林立是個事實,教會並不合一也是一個事實。另一方面,我們卻相信福音使人與人的隔膜打破,叫不同種族、階級、性別的人在主裡可以成為一體。正如加拉太書所言:「你們受洗歸入基督的都是披戴基督了。並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因為你們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了。」(加三27-28)信仰中的理想與教會裡的現實有段很大的距離。因此,我們才需要為教會合一而努力。
剛過去的二十世紀在教會歷史中往往被稱為合一的世紀,可見教會合一運動在這段歷史中的重要性和影響力。不少宗派在二十世紀裡於不同地區建立起聯合教會來,實行組織上的合一,真真正正成為一個教會,例如南印度教會就是最好的例子。中國教會在四九年前及四九年後均出現過教會合一的運動,中國教會更稱現在的狀況為後宗派時期。香港在這方面卻沒有甚麼重大的進展。就普世教會而言,則是有分有合,也有新的運動和宗派的興起。組織上的合一只能說是有進有退。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之後,天主教開始與基督教對話,不同教會傳統之間的交流一時間熾熱起來。面對面的交流,使人破除了一些老死不相往來時所形成的誤解,增進了對話者的友誼與信任,天主教會與信義宗在十年前所發表的因信稱義聯合聲明可算是這種對話成果的表表者。但是,有趣的是這些對話一方面使個別教會更了解另一個教會的傳統,同時也使自己有更清晰的自我理解及更強烈的身分認同。換而言之,教會傳統間的對話是十分有意義的,但並不會帶來教會的合一,而雙方的分歧更不會因此而完全消滅。根據過去幾十年的經驗,宗派對話帶來教會合一的實驗並不算成功。
有些基督徒一直嘗試走另外一條路,就是在信仰及靈性生活中的接觸與交流,並發現不同教會傳統其實有許多共通之處。不同的教義不能阻止我們一起的崇拜與禱告。耶穌在離世前特別為跟隨祂的門徒及以後的基督徒禱告說:「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使他們都合而為一。正如你父在我裡面,我在你裡面,使他們也在我們裡面,叫世人可以信你差了我來。」(約十七20-21)
不論我們屬於甚麼教會傳統,我們也可以走在一起,像耶穌基督一樣為信祂的人的合一禱告。在一月十八至二十五日的基督徒合一祈禱週及在其內的基督徒合一主日,讓我們謙卑下來,在上主面前為教會合一祈求,願主的心意得以成就,阿們!
蒲錦昌(香港基督教協進會總幹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窩貼家庭】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