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圈主人:
最近我知道有教會機構需要籌集三百萬經費,我深受感動,與幾位弟兄姊妹商量後,認為有一條捷徑可得到等額款項,就是參加一個電視有獎遊戲節目,嬴取獎金,用作奉獻。請問我可以請教會為我們這次行動祈禱嗎?
志成 上
志成讀者:
你們熱衷聖工,又真切具體投入,實在可嘉。而你們對於籌募獻金的方式審慎從事,可知你們也儆覺:事奉上帝必須符合上帝的原則。然而你這表面看似「搞笑」的疑問,背後其實隱含著幾項嚴肅的神學課題,並且涉及差異頗大的神學思維和立場。
對於獻金的來歷,不同教會有不同的認受。有些教會可能不問因由、不計背景;只要奉獻者真誠奉獻,就都接收獻金。有些教會則幾乎每到奉獻時刻都鄭重聲明,只歡迎信徒奉獻。有些教會可能採用賣物、步行等方式募捐籌款。有些教會則只強調「獻金箱」的直接奉獻方式。有些教會可能會分開「聖工」與「社會服務」兩類事工,按事工的不同性質而設定不同的募捐方式。有些教會則認為既然全部都是教會事工,就不再劃分所謂「聖、俗」,會以同樣尺度收納奉獻。
即使對「奉獻者」的認受,不同教會也有不同觀點。奉獻既然是一項表達尊崇和感恩的行動,於是引伸出「誰需要感恩奉獻?」、「誰可以感恩奉獻?」的思辯。信徒奉獻感恩,自必理所當然。可是領受了「按時降雨」等「普及恩典」的「世人」,因為未信主,就不能奉獻感恩了嗎?誰可以認定自己比別人更有資格奉獻感恩呢?誰可以判準自己的獻呈比別人更會蒙神悅納呢?
雖然有上面舉例的不易討論,你們的疑問仍然可以簡便地作抉擇。想一想,問一問:你們所關心支持的機構,會以這項獻金為榮嗎?會感謝上帝「如此這般」的供給需用嗎?它可以高調地為這項獻金「講見證」來榮耀神嗎?
祝福你們持續熱誠,蒙聖靈賜智慧,努力服務教會。
小僕 區伯平 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專題】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