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將「幹細胞」變成「乾細胞」


2253 期(2007 年 10 月 28 日)
◎ 交流點 ◎ 袁天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據我有限的記憶,有關聯合國廢除繁體中文的討論,是由於年多前,中國語言學家,原國家語委會副主任陳章太指出,聯合國將一改過去同時使用繁體和簡體中文的做法,二零零八年起只使用簡體。但其實自中國大陸取代臺灣在聯合國的席位後,聯合國已採用簡體中文,現時聯合國的官方網站也只有簡體中文。為甚麼陳章太會突然提出這言論?現時使用繁體中文的只有港澳臺幾處地方,其餘華人地區如新加坡等也使用簡體中文。陳之言論,是否要向臺灣顯示惟有中國內地的政權才可正式代表中國,台灣不要妄想了?

  中國文字的造字有很多豐富意義。例如,「家」這個字,顯示出一個家,有遮蔭的屋頂外,還有牲畜,可以養活家中的人。「愛」這個字有「心」,顯示愛要從「心」發出。

  中國文字是象形文字,以「形聲意」三者為標準,現時不少簡體字則破壞了這規矩,著重「聲」而缺少「形」和「意」,這使我們已習慣繁體字的炎黃子孫,對簡體字不時感到困惑和產生誤會。例如,簡體的「乾」,沒有了「心」,實在令我感到太不舒服了。「后」是指後面,還是皇后?「面」是指以小麥造成的麵條還是身體上的臉孔?當然它也有可能是指「表面」?又例如「台港」,是指「颱風襲港」抑或是「台灣的風氣襲港」呢?「干細胞」是指「乾的細胞」(dry cells)抑或是「幹細胞」(stem cells),假若弄錯了,真的是啼笑皆非。

  有指簡體字易寫易學,內地使用簡體字,是希望改善文盲,使更多人可以學字。但這是否真實呢?或許筆劃少了容易寫,但缺少了「形」和「意」,學可能是更困難。現時內地仍有不少文盲,這是繁體字的錯抑或是內地的政治經濟情況的問題?

  文字從繁化簡,通常都是大趨勢,但領悟繁體字後學習簡體字較容易,學習簡體字後去領悟繁體字則不是容易的事。所以現在在中國內地的人,多較難領悟古代文獻的意景。文字是為溝通,不是為政治,也不是為簡而簡。盼望那些為文字努力的學者能好好仔細研究。不過,政治的現實,香港人也宜多學習簡體字。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專題】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