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2 期(2006 年 6 月 18 日) ◎ 牧養全攻略 ◎ 鍾健楷(禮賢會灣仔堂主任牧師)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在今天的學校裡,最能與教會取得聯絡的活動,當然是學校的基督徒團契,這個活動常委派學校的基督徒老師擔任導師,加上學校的基督徒同學合力推動團契。若老師和同學都十分熱心,則團契便舉辦得有聲有色。若某一方面顯得乏力,整個團契便落在拖拉的局面。其實學校團契和教會可以成為一個好伙伴,問題是我們如何去取得默契共同推動,贏取最好的成效。
邀請教會派人協助學校團契。教會裡的傳道人便是基督徒團契的好導師,他們在教會裡工作,富有經驗作團契導師和輔導者。若學校能在行政上,制定出一個可行的方案,廣邀教會傳道人以義工身分擔任團契導師,則教會和學校必有緊密合作。
學生可以成為教會福音的對象。當學校與教會結成好伙伴,則教會在構思福音行動時,可以有更宏觀的想法,因福音對象的參差和需要程度有許多共同點,福音內容可以更貼合學生需要。
一個人在信仰上的改變和成長,不能在佈道會中,一次舉手決志便完成了。一位同學信主,他便開始了信仰生活。這個成長階段,我們稱之為「栽培」。既說是栽培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這可能牽涉到他的一生。在這漫長的人生路上,栽培的工作只有教會才能去承擔。
當然學校與教會結成好伙伴,還有許多行政或事務要安排。若能認真地去推動,學校得到教會的支援,最終得到一群備受培育的好學生;而教會也可以透過學校合作,讓傳福音使命得以擴展。今天辦學校團體不要再單一思想,教會的工作只是宗教方面;而教會也不要只管傳道而忽略耶穌在地上生命的教導。耶穌是教導的好榜樣,祂以生命去影響生命,這也是學校和教會要達成的目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