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1 期(2006 年 6 月 11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幾何學上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就是在它們之間劃一條直線,但人生從來不是幾何學,人生的路大部分都是迂迴曲折,甚少直線般一步到位。
尤其是成長的路、向上的路,不單止需要一步一步的拾級而上,沒有捷徑,更往往是荊棘滿途,寸步難行。有云:山高無坦途,樹大遭悲風。除非只是人行我行,見步行步,否則或多或少會遇上困難挫折,甚至碰得頭崩額裂。
基督徒許多以為,路路暢通才證明合乎上帝的心意,反之就印證上帝有所不悅,或是自己偏行己路,走歪了路才會如此坎坷。這種思想不單止窒息了人敢於嘗試的奮鬥心,更癱瘓了人的鬥志和堅毅,遇上困難險阻就停下來,不敢繼續向前走。
英國一位四十三歲的教師帕森,從法國中部城市昂熱,訂了機票飛回家鄉英國的曼徹斯特。誰料因為飛機改在另外一個機場起飛,而航空公司的職員又錯誤領他到另外一個閘口,幾次「巧合」的誤差令他竟然飛到愛爾蘭,幾經折騰花上兩天多的時間才回到曼徹斯特。
如果你是這位「倒楣」的英國教師,會如何看待這三十小時的「旅程」?視之為天譴、懲罰、報應?抑或別人的糊塗大意所連累的不幸,以至要亟亟索償,不賠不罷休?又或者同時學習逆來順受,處之泰然,就像早前有齣電影《機場客運站》的男主角,流落異地機場往返無期,卻無心插柳結出種種情緣。
人生不是幾何學,兩點之間甚少是一條畢直的線。人生也不是經濟學或會計學,只講求成本效益和最大利潤。人生看似一座謎宮,裡面迂迴曲折、兜兜轉轉,時而走錯路,時而遇險阻,時而需走冤枉的舊路,但不要緊,只要敞開心懷,放下執著成見,每段路都有它獨到的風景,都可以有嶄新的學習和體悟。
上帝的引領,不在於路程的快捷順利,乃在於你是否一心向著祂。而只有清心的人,才可以迎向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