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資一億二千五百萬由小說改編拍成的電影,終於在零六年五月十九日公映,推廣至全球一萬間戲院內播映,再挾上早年推出之小說版,已成功售出四千六百萬餘本,亦翻譯成全球四十四種文字之氣勢,風靡全球,膾炙人口之熱烈程度,一時無兩,配合製片商之專業包裝與推銷,差不多成為首日上畫之最高票房記錄,令人刮目相看。
「達」片取勝之道離不開「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之玄妙手法,坊間亦出現不少破解「達」片密碼之資訊,駁斥片中「十大歪論」,詳細內容可上網或詢問傳道同工便可獲得,由於篇幅所限,無法在此詳論一番。然而,筆者發現「達」片的導演與作者,採用了巧妙的手法,即徘徊於虛擬與歷史之間,成功吸引無數人趨之若騖。其實,他們的手法可分析如下:
首先,該片被拍攝成疑真疑假的印象,喚起更多人的好奇心,這種虛幻疑真的特色,在片中處處可見,一方面選用歷史之資料,使人產生實在感,繼而編述虛構故事,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結婚生子即是明顯例子,一方面提及歷史中有耶穌與抹大拉馬利亞的人物,然後從他們身上編作虛構故事,有些像金庸小說的手法,正如梁燕城博士列舉譬如:「他的出身原來是來自皇族血統中人,由於當年珍妃並沒有落井而死,只是找來替身而矣,而她本人懷著龍胎逃離皇城,從此流落民間,祕密產子後,幾經百年後,便成為梁燕城的祖先」,他的譬方正指出「達」片的弊病。
其次,他們的手法乃採用似是而非的資料,如片中提及「原來︽新約︾四福音內容不實,有大量古卷提供了更真實版本」。不錯,近年的確發掘一些古卷福音,例如:「猶大福音」,導演與作者只標榜新發現的資料,但沒有去詳細考證這些資料的來源;也沒有考究這些資料內容的真實性、可信性,這是盲目與誤導的危險做法。舉例說五百年後,有人發掘了香港的︽X週刊︾,內容論述徐步高的槍擊案件。於是便一味高舉發掘了香港某本週刊,沒有客觀去考證它的資料來源,也沒有考究它的資料內容真確性,反而放棄了警隊的案件實錄資料,若是這樣便大做文章來吹棒所發掘的資料,豈不是產生本末倒置的大笑話嗎?自古至今,冀盼將野史變為正史的野心家,大有人在,但事實終歸事實。
最後,「達」片雖然掀起一番熱潮,但香港的基督徒沒有作出偏激的反應行動,原因是「真理永遠是真理」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未圓語絲】
【太太你好】
【大雀鳥小雀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