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座山是基利心山(Mount Gerizim)(2850呎) 第六座山是以巴路山(Mount Ebal)(3100呎)
這兩座山既相對又相連,非常特別。
申命記廿七章十一至十三節:「當日摩西囑咐百姓說:你們過了約旦河,西緬、利未、猶大、以薩迦、約瑟、便雅憫六個支派的人,都要站在基利心山上,為百姓祝福。流便、迦得、亞設、西布倫、但、拿弗他利六個支派的人,都要站在以巴路山上宣布咒詛。」
以巴路山是感恩的山,因為耶和華吩咐以色列人在那用石頭築壇獻祭,以示紀念。感恩之後,又吩咐他們:六個支派到基利心山上去祝福,其餘六個支派在以巴路山上去咒詛。當我最初思想這段經文的時候,我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首先想到的是:為甚麼這樣的不公平:有些人領受祝福,有些人卻受咒詛?但請你仔細地看經文,這樣的解釋是完全錯誤的。正確的理解應該是:六個支派的人到基利心山上去宣布祝福,不是去接受祝福;而其它六個支派則到以巴路山上去頒示咒詛,不是去領受咒詛。換言之,他們都在負責及擔當一項神所交付的使命或任務:成為別人的祝福,或帶給別人咒詛。
這段經文讓我們看到的是:首先,我們都得在以巴路山先行感恩。然後,到哪一座山去,這不是我們的選擇。這樣的分派,不是一種選擇。而是基於一種身分,一種性格,一種使命。身分和性格,皆決定於我們的出生。我們的出生及其連帶一起的性格和命運,往往不是一個可以自主的選擇。我們要知道自己的使命是甚麼,是給人祝福或頒示咒詛,必須先清楚自我的身分。是西緬人,你上基利心山去祝福;是流便人,你上以巴路山去咒詛。在不亂序和不亂倫的情況下,才能發揮上帝要做的安排和工作。
在我們中間,誰都想要成為別人的祝福,因為我們都認為祝福帶給人舒適。我們不想把咒詛給予人,因為會引起不快,引起難過。但是如果沒有把咒詛作為警號去提醒和勸誡,如果沒有苦口的藥和紀律的鞭和杖,我們的世界會變成怎麼樣?是個率性縱情的世界?反之,如果每個人只曉得祝福,我們的社會又會否變成一個不能承受壓力而自我中心的社會?
送出祝福或頒示咒詛,是社會上和教會中都需要做的兩樣大事,也是需要分工合作,互相配合才能發揮的使命。而要做甚麼,卻應該從認識自己開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