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開的季節,是大學生一年中最繁忙的大考日子。今年三、四月間,報章上卻先後報道了兩則大學醜聞。
先是三月底,「香港大學教職員會」主席陳志偉博士揭露香港大學涉嫌以洋人排斥本地華人事件。事緣該校教育學院,一位教授中國語文及中國文學科的講師向他出示文件證據投訴,指學院內部不依合法程序,竟委任兩位不懂中文的外籍人士評核他的中文研究,更用獨裁霸道的手法,故意打壓低估他的學術研究工作與成果,目的是使他無法續約。投訴人曾多次向大學當局上訴,惟校方一直「官官相護」未予理會。他深感校方處事不公,投訴無門,故公開事件,以期討回公道。
本身亦為「香港高等院校教職員會聯會」副主席的陳博士對記者表示,香港回歸祖國以來,大學教育體制卻不斷出現人為的腐敗問題,其中不少涉及大學資源運用、教職人員聘任、考核制度、及服務條件等等問題。管理層卻常常容許黑箱作業,嚴重打擊了香港的人才培訓,影響了經濟與社會的健康發展,內原因卻鮮為局外人所知。
繼而是四月初,多份報刊報道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主責設立的一個訓練學生領導才能及自信「青雲路計畫」,提供服務的公司原本是他的家人持有。雖然他強調已與這公司劃清界線,沒有利益轇轕,但他現時日常使用,身價近百萬元的名貴房車原來仍屬該公司所有。理大曾注資二百萬元到承辦此計畫的公司,還不斷資助學生參加該計畫。保守估計,過去數年,理大最少付了一千一百五十萬元予這公司。
筆者不少在大學任職的朋友對以上情況,卻並不感到奇怪。據知,自一九八0年代末,香港建立科技大學,便不時有新聞指該校「超支建校」,在缺乏透明度的行政管理下,被懷疑存在某種複雜的利益關係。
中國文化傳統,視大學之道在於明德格物,見於今天的香港,卻使人無限唏噓。
錦雄(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