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之後,對身邊發生的事物多了一分感慨。
其中一樣是對身外物的反應改變了。最近自己的私家車被人惡意劃花了,心情煩擾了一段時間,苦苦思索是誰幹的好事。之後,自己過馬路被車輕輕踫倒在地上,除了皮膚有輕微損傷及左腳後來發腫外,很快便康復了。這接連的不幸事件,或許朋友會為我感到傷心,但我卻得到一個領悟,身體的健康,比車身有沒有被劃損重要得多。「車」只不過是身外物,無需為此整天思緒不寧。
昨天跟教會一位弟兄吃飯,茶餘飯後也談起我的車遭人劃花的事,原來他的車最近在停車場被人全車周圍都劃花了兩次之多。他太太應聲說:「他不像以前那麼緊張了,之前車身些微損傷他都會坐立不安,現在除了慨嘆人性醜惡、無聊外,對身外物少了一分執著。」我想,這心情的轉變是可以理解的,對中年人來說,生命的長短比擁有的東西重要,畢竟我們是不能帶走這些身外物回天家的呢!
另外,四十歲之後,多了一種對過去和人生際遇的感慨。
我童年是在大坑東長大,少年時搬到坪石村居住?結婚後便一直住在九龍城。熟識這些地區的人知道三處地方相當接近,乘搭巴士路線6D及40號都能經過我成長的三處地方。每逢乘車經過一次,都感觸良多,除了城市面貌的急劇轉變,童年的往事也自然浮起。也會想到一起成長的小學同學、在球場上結識的鄰居朋友,他們今日的際遇各異,每個人生命故事的展開,雖是有跡可尋,但又似乎當中有不少天時地理人和的巧合安排。
當看到不同人的故事時,心中起了一分悲情,有不少人的一生,都活在一個狹窄的空間,世界之大、生命之豐盛,似乎不是公平的,讓每個人同等的去經歷。
想到此,不禁向天父尋問,我們一生所誇的,真是只得勞苦愁煩嗎?若我們所經歷的都轉眼成空,所經歷的有何意義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