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不叫我們見遇試探


2063 期(2004 年 3 月 7 日)
◎ 交流點 ◎ 袁天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筆者沒有很多心理學的理論,普通人也是這樣,但大家都必同意,「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也明白一個人過去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成長和他所做的事,都有一定的影響。

  近日傳媒不斷發現和報道校園暴力事件,是問題突然嚴重起來?是一向已有的事,只是近來才較多報道?是傳媒渲染,引起學生的好奇,仿效其行為?暴力增加,電影的渲染及電腦中暴力遊戲也是影響的因素。傳媒影響社會,或是傳媒只是反映社會,是雞與雞蛋的邏輯問題,毋須花時間去討論了。

  當然我們期望傳媒能約束自己,減少渲染及嘩眾取寵。但能夠做到的還很少。我們無法控制傳媒,也不能隨意立法禁制。這會影響創作和新聞傳播的自由。我們也不能將一個人放在遠離污染的溫室中。日前有一則報道,香港的兩歲以下的嬰孩很容易患上皮膚敏感,原因是不少嬰孩家中過分清潔,當帶嬰孩上街時,便容易受到感染。

  在資訊爆炸的年代,當中有美善的,也有卑劣的,人不能離開這些資訊而存在,青少年及兒童在課堂上所得的,更還不及在外所學的。

  筆者很欣賞一個電視廣告,廣告中指出電視節目不是每項都是合適兒童的,要有選擇,有時更需要成年人陪同觀看。其實不單是電視節目,其他資訊也是如此。成年人也當以批判的眼光去選擇接收資訊,又協助下一代以同樣的態度去看不同的資訊。

  在主耶穌所教導的禱文中有這樣一句:「不叫我們遇見試探。」這當然不是祈求上主將試探移走,遠離信徒。這只是祈求上主幫助我們,在遇到試探時,不要陷入試探之中而不能自拔。但除了上帝的幫助外,信徒也當付上應盡的責任。保羅曾這樣勸勉提摩太:「人若自潔,脫離卑賤的事,就必作貴重的器皿,成為聖潔,合乎主用,預備行各樣的善事。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慾,同那清心禱告主的人追求公義、信德、仁愛、和平。」(提後二21-22)能積極的追求真善美,就是周遭滿有邪惡,信徒也能靠主得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專題專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才德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