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0 期(2003 年 9 月 28 日) ◎ 交流點 ◎ 阮大可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就在這個背景下,香港恆生指數屢創一年多的高位,部分同事也因而入市,希望可以乘勢賺一筆。今年初,我被調往財經組負責財經新聞後,讓我接觸多了股票、外匯、期貨和衍生工具市場,令我對投資和賭博有深一層的思考!
證監會給投資者的忠告是:投資前要先了解市場的風險和自己可以承受的風險才去投資。這句話的意思彷彿是,只要我投入輸得起的資金,我便可以參與財經市場的買賣了。但一個要賭的人,他只要投入輸得起的資金,事前又仔細分析各球隊或各馬匹的狀態和勝算機率,他可以說是與投資財經市場沒有分別!
或許,有人會提出投資和賭波、賭馬還有區別。第一、投資不是零和遊戲,它具備善用游資,發展生產的功能。但市場上有不少衍生工具,美其名為對沖風險,但在實際操作上,還不是莊閒對賭!第二,賭波賭馬可以令人上癮,不能自拔!難道投資股票就不會上癮嗎?一些屢敗屢戰,愈戰愈勇的小投資者不知凡幾。
看來,投資市場與賭馬、賭波有不少共通之處,但是前者被說成是香港重要的經濟支柱,後者卻被打成十惡不赦的過街老鼠。這對股市是否過分褒揚,對賽馬、賭波是否過分貶抑呢?
投資與賭博可能只是一線之差,未必在乎它的包裝形式。際此賭波合法化已成事實,我們是否可以坐下來想想我們到底反對甚麼,或者我們想建構一個甚麼的社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