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40 期(2003 年 9 月 28 日) ◎ 才德女子 ◎ 徐惠儀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比較結婚初期,我們的生活模式有很大的轉變,未有孩子之前,家務都是兩人分擔,相聚的時間可算十分充裕。孩子相繼出生,我跟丈夫的工作和事奉崗位的職責亦日漸吃重,雖然有傭人幫忙,總有顧此失彼的感覺。如何在各忙各的日子,可以保持夫妻的溝通和親密關係呢?
心理學者提出健全穩固的愛情關係的指標:
- 敏感彼此的需要:了解對方的感受及經驗,需要付出時間、精力、關懷及耐心。
- 坦白表達:尤其是心裡不滿之處
- 真誠相對:不論喜怒哀樂、恐懼渴望都向對方訴說。
- 尊重對方的自主權:包括行事為人的信念及原則。
- 順應婚姻的韻律:容許有焦慮衝突及無變的寧靜時期。
這些指標固然是夫婦溝通相處的重要提示,但不可忽視的卻是每天的生活。回想差不多十八載的婚姻,我們保持不變的是每天一起吃早餐的習慣,無論上班的時間有多緊迫,我們都情願早一點起床共進早餐,然後一起駕車上班,就是在經濟最拮据的日子,丈夫仍不肯賣掉車子,因為這輛車子,可以為我們製造很重要的溝通空間,短短的半句鐘車程,家事、國事、天下事都有機會談及,當然少不了的是訴說工作事奉的喜樂與困難。還有堅持每晚的睡前祈禱是我家的最重要禮儀,在上帝面前互相記念和祝福。
孩子漸漸長大,除了一家人的天倫樂時間,夫婦倆也會在星期六、日的下午到郊外逛逛,上山看看日落或喝下午茶,檢視現在,憧憬一下未來,讓彼此的思想更加貼近。
深信良好的溝通不在乎時間長短,但沒有刻意經營的話,關係卻會因溝通時間減少而疏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