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27 期(2003 年 6 月 29 日)
◎ 有夢人生 ◎ 龔立人
每到暑期,友人常問,「今年會到英國嗎?」其實自一九九八年開始,我每年都會到英國一趟。不是要滿足移民資格,而是重溫昔日的溫馨。所以,我從不在乎英國是否有新的旅遊景點、也不介意每次重覆走同一路線。坦白說,我這樣的人不多;否則,英國旅遊局可以關門大吉了。
我問小女兒今年想到甚麼地方旅遊,她說,「不要再到那些我曾去過的地方。」她的回答反映了「老年人」與「少年人」的基本不同。對我來說,昔日比將來更令人嚮往、更令人陶醉;對她來說,將來才有吸引、才有刺激。然而,我們的分別不是我不再擁有將來,也不是她要擺脫昔日,而是我們有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我喜愛旅遊,夢想著有一天可以到土耳其、埃及、南美洲、尼泊爾,但最後卻沒有踏上過(旅遊書就買了很多)。或許,這些地方太新鮮、太落後,以致我適應不了。倒不如說,我放不下昔日的回憶。所以,每次思前想後,我仍選擇到英國去。我曾向自己說,當有一天可以不再以英國作為旅遊首選時,就是我開闢新世界的時候了。是否真的如此?我不知道,但我卻不勉強自己不去英國,反而每次到英國就像朝聖之旅一樣。
隔了數週,我再問小女兒有甚麼意見,她說,「不如去英國,因為我很喜歡那邊的泳池,還有Legoland。」大女兒補充說,「在英國,我不會迷路。」難道她們不怕悶?或許,我們多次到英國的旅遊已為我們編織了一段共同記憶。我們是否真的可以如願再到英國去?我並不樂觀,因為英鎊太貴、機票也太緊張。然而,夢想不一定需要實現,因為當知道自己的夢是甚麼時,我已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