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008 期(2003 年 2 月 16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慣常的是,不管口說還是用文字表達,是「從前,以往」,「現在、目前」,「將來、未來」。可是用廣東話來表達,就有很大的分別,試逐個來說說:
從前-說是:「舊時」、「舊陣時」(時字讀去聲,音讀史),更有誇張地說「阿爺代」,甚至提起往事,更被揶揄的說「你講古咩」。
現在-說是:「而家」、「依家」、「家陣」、「家」,還加上囉字,如果出自女聲,更是耐聽。
將來-「第時」、「第日」(第日或作遞)、「第年」。在粵語系範圍內,大家在對談間,彼此都聽得明、聽得懂。有說我們中國幅員廣大,各地的方言複雜,一河一山之隔,恍如兩個語系,還好的是文字上統一。但如果遇著一些外省朋友,大家通話像是雞同鴨講,連身體語言都用上,也不濟事。大家來個筆談,不少事都可以迎刃而解,但也不盡然。如果寫:而家、家陣、家、依家,怎不教人瞪眼、抓腮。相信心裡一陣嘀咕,這位老廣仁兄,家裡出了甚麼事,聽又不明,看又不懂,只好來一下苦笑,還是落個不知唯不知也。
當然各地各方都有自己的地方方言,更有的是鄉音、土語、俚語、俗語。不過老實說,被公認為國語,如今改稱普通話,源自北京話,有注音符號可以拼讀,差不多每一個字都可以寫出來,這是不用置疑的。我廣東話嘛,講倒容易,寫出來教人不明其土地堂,試寫幾個:「扮 」、「依撈七」、「好牙煙」、「真肉酸」、「是但」、「求其」......多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