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平認為香港有條件成為世界級的大都會,但必須先注入更多的文化思維,『要賺錢,就要搞創意;要有創意,來源就在文化裏。』她又指出,相對而言內地和澳門跟台灣的交流,比香港更開放,『單看對文化的重視,澳門便比香港做得成功。』」 《明報》28.1.2003
「文化」(CULTURE)一詞,跟「耕耘」、「孕育」(CULTIVATION)原來就有著相近和密切的關係。香港的文化如何,不只是香港有幾多幢摩天大廈、有幾多份報紙、有幾多間電視台,而是在乎香港人的精神面貌和心靈素質是如何滋養培育出來。剛來港履新的台灣駐港代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路平(筆名平路),本身既是作家和文化人,毫不含糊的指出,香港文化的最大資產是一百五十年來的殖民地歷史。驟耳聽這樣的說法有點兒「政治不正確」,但不要忘記幾年前政協主席李瑞環訪港時,也語重心長的呼籲港人要好好保留紫砂茶壺的「茶漬」。
可惜香港人就是充耳不聞,回歸之後一直的拆、拆、拆、變、變、變。郵筒紅色變綠色,警察換上不倫不類的飛機恤,兵頭花園要遷走英皇銅像,香港原本是開向外望的一扇窗如今卻掉轉方向要「融」入珠三角。幾年下來,香港一直在變,變的方向就是「連根拔起」,但我們可知道,香港之寶貴和獨特處其實在於她的「根」。如果香港仍一味的「洗底」下去,恐怕香港人遲早會變為真正「無根的一代」。
路平說得好,香港的歷史是她最大的資產,而不是窗外那些高樓大廈。「高樓大廈上海也可以蓋,馬來西亞也可以蓋最高的大樓」。真的,吉隆坡也有全亞洲最高的雙子塔,但你要認識和欣賞馬來西亞文化,總不會跑去雙子塔下的咖啡座仰天眺望罷。但看看我們香港,維港兩岸盡是一色一樣的玻璃幕牆巨廈,香港人走在其中,可有甚麼「文化的想像」?
港大建築系教授龍炳頤曾批評特區政府不尊重歷史建築,我想許多人也有同感。香港人現在要搞創意工業,但正如路平說,創意的來源也在文化。如果我們不亟亟的保留過去豐富的歷史文化,簡直是自毀本錢,後果就如新界原居民般,既把祖宗留下來的農地漁塘賣作廢車廢紙場,結果就連「原有權益」也奉送出來,被迫接受「雙村長制」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妹頭記事簿】
【有夢人生】
【交流點】
【市井心靈】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