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絲路 家國情


1992 期(2002 年 10 月 27 日)
◎ 萬里遊蹤 ◎ 謝成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鳴沙山的沙丘上留下和駱駝的腳印。

  絲綢之路具有不少基督教的歷史文化,彷彿在默默地向遊客說明基督教遠在唐朝已經來到中國。

  在美麗的景色背後,原來有不少教會正在蓬勃增長,四、五層樓高的簡樸房子內,竟擠滿三、四千名來參與聚會的信徒,令人驚訝在天然沙丘旁的絲路教會,福音工作實在如此興旺.......

  今年夏天,我們一行共四十多人進行了一次為期十天的絲綢之路基督教歷史文化之旅,是次旅程乃集歷史學習、教會探訪與旅遊觀光於一身。以下是此次行程的一些總結與體會。

孕育歷史文化的情懷

  為了讓團友們對絲路的歷史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我們邀約了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王冀青先生,為我們主講有關敦煌及絲路的歷史專題。由於王教授乃敦煌學的專家,所以講座內容資料非常豐富,加上他熱情與精闢的講解,大大增進了團友們對絲路歷史文化的認識與興趣;特別是有關敦煌的歷史概況、莫高窟(著名的佛教石窟群)的介紹及藏經洞穴的發現與及敦煌學的簡介等專題,都令我們眼界大開。

  當想到昔日的滿清政府,如何的庸碌無能與喪權辱國。對自己的重要文物沒有妥善的保護,反而白白被當時的外國探險家與漢學家大舉將這些寶貴的文物送到英國、法國及日本等地,令人徒嘆奈何!

探訪教會及主內肢體

  此行我們走訪了三間教會,其中的蘭州教會及嘉峪關教會都是在擴建之中,但卻仍然在原址維持著聚會,可見教會是在蓬勃的增長;當與他們交談下,知道他們都同樣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以至擴建上亦有困難。而最令人驚訝的,就是在烏魯木齊的教會,我們參加了那裡的主日崇拜,四、五層樓竟然座無虛設,約三、四千人一同聚會;而且講道的信息很是感人,讓我們學習如何享受在耶穌裡的安息;會後與信徒交通,其中一位弟兄是大學的講師,可見這所教會文化水平算是不錯。

  另外,我們也約了一些當地的信徒交通,而最令人深刻的是幾位從邊區來到的信徒,她們都是年輕的姊妹,剛唸完神學,但教會卻未必有經濟能力聘請她們;當看到她們事主的熱心與見證,不顧一切的擺上自己,團友們都很感動 的為她們獻上禱告及支持,盼望將來在神的國度裡湧現一批新力軍,在中國的邊區為主打美好的仗。

欣賞多姿多彩的美景

  我們此次的行程,一共經過三省(陝西、甘肅及新疆)六市(西安、蘭州、嘉峪關、敦煌、吐魯藩及烏魯木齊),其中的景色變化很大,令人目不暇給,美不勝收。諸如西安的兵馬俑,號稱世界八大奇蹟,面積有幾個標準的足球場那麼大;又有至今世界保留得最好的西安古城牆,我們的絲路之行就是從這裡作為起點。至於萬里長城的最後一關——嘉峪關,由於是就地取材,所以與荒涼的大漠混為一體,但卻顯得很有氣勢,為中國邊境的安寧,作出了默默的耕耘與貢獻。而吐魯藩的火燄山,最熱時可達攝氏五十度,人也差不多被這高溫熔化,有一些團友禁不住大地的呼喚,向火燄山奔去,但卻可望而不可即;這裡又盛產各式各樣的葡萄與哈蜜瓜 ,價錢非常便宜,可以開懷的大吃一頓。

  此外敦煌的莫高窟,令人驚訝於宗教藝術的多樣化,前人的宗教熱誠竟然帶動 了這一帶的石窟文化的興盛;來到敦煌,不能不去著名的鳴沙山,我們一行三十人在天然的沙丘上騎著駱駝漫步,回望斜陽的倒影,仿如看見昔日絲路商旅的行蹤。至於新疆的天山天池與南山牧場,其景色之漂亮可以媲美瑞士湖光山色;既有青翠的草地,又有參天的大樹,時而有馬隊與羊群穿插而過,仿如一幅帶著動 感的圖畫。

認識基督教歷史文化

  絲路上具有不少的基督教歷史文化可供我們去認識與了解。西安即漢唐時期的長安,在著名的「碑林」裡屹立著一塊我們基督教的瑰寶,這就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證明了基督教遠在唐朝已經正式傳到中國,並且受到唐太宗的禮遇,一度興盛至「法流十道,寺滿百 城」。今日在西安周至縣東南二十公里的終南山北麓,更屹立著一座世界上只剩下唯一一座的大秦塔,這是代表景教文化的名塔,座落於小山崗上,非常突出與古樸,見證著景教歷史的久遠。

  敦煌的莫高窟雖然大部分是佛教的雕刻與壁畫,但在其中卻也找到不少景教的文獻,這包括了《序聽迷詩所經》、《一神論》、《尊經》、《志玄安樂經》、《大秦景教宣元至本經》與及《大秦景教大聖通真歸法贊》等,這些原放於密室中的重要典籍,卻被外國的學者與探險家所奪去;此外,在吐魯蕃的高昌古城亦有景教壁畫的發現,幫助我們對景教的歷史有更多的認識與了解。

訪尋昔日宣教士的腳蹤

  這次的絲路之行,我們更有機會走訪昔日「西北靈工團」的肢體。查西北靈工團乃成立於一九四六年,由山東的張谷泉牧師所發動 ,其宗旨是要由中國的邊疆開始,把福音傳回耶路撒冷,因為從新疆往西走,就是中亞以至中東地區。一九四七年到四九年,靈工團的事工重點主要在新疆哈密;此外,也差派工人前往北疆及南疆各地開展工作,但一九五一年起事工就停頓了。現今仍然健在的同工年紀也超過八十歲,他們的工作及果子遍佈在新疆的主要城市,如烏魯木齊、哈密、伊寧、喀什等,他們的薪火仍然繼續傳承下去。

  當與這些屬靈的長者及他們的後人交通時,都被他們那種堅毅不拔的精神及靈巧的智慧所吸引,既能堅守信仰,又能努力為主開拓福音的空間;當我們細察中國教會先聖先賢的佳美腳蹤,聆聽他們內心世界的分享時,心靈實在受到很大的激勵,同時亦為他們的工作獻上禱告。

  總結是次絲路之行的感受,我真的要為今日西北地區的狀況而感恩:首先是經濟的蓬勃令人讚歎,與我十多年前所見的景象不能同日而語,很多同行的團友都不能相信烏魯木齊能這樣的繁榮;其次,你也沒想到教會的發展是如此的興旺,相信將來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第三,這裡的景色實在豐富而多姿,使人眼界大開。深願上帝祝福我們的國家,又祝願西部大開發為民族帶來更大的福祉與福音的機遇。

▲新疆南山牧場的景色,令人彷如置身歐洲的瑞士。

▲ 存放敦煌石窟內的基督教文物。

▲ 興建中的教會:應付人滿之「福」。

▲ 穿著民族服裝的少女,以親切的笑容歡迎旅客。

&>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聯會活動快訊】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萬里遊蹤】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