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歲月與學識的增長,人的夢想必然有所改變。例如,我十歲時的夢就是做巴士司機,駕駛著一部巴士接載乘客多威風。廿歲時的夢就是可以做教師、社工和傳道人(三位一體)。表面看來,這種的轉變並沒有甚麼特別,因為這是一個人成長的過程。然而,當我不斷想發更大的夢時,到最後,我還是嚮往最起初的夢。成長使我愈來愈有發夢的能力,但它也使我愈來愈不甘於現況。夢使我擺脫生活中的平淡和限制,但夢也使我失去活在平淡和限制中的能力。有趣的是,對很多中年人士來說,我們當下的夢竟是夢想歸回昔日小伙子的生活。當說夢是關乎超越和將來時,它其實也是一種回復。
年幼時,先父曾向我說,「當我當『雜差』(普通警察)時,我夢想著一天可晉升為『幫辦』(督察)。所謂人望高處,我也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但當做了『幫辦』後,我卻懷念著昔日『雜差』的日子。因為當『幫辦』的生活太多繁文縟節了,失去『雜差』時的自由和喜樂。不知到何時,我才回復昔日的自由。」對於先父的一席話,我一直念念不忘。若人生所追求莫過於自由與喜樂的話,我們總以為有更多的物質、更多的權力,甚至更多的金錢就是一份對享受生活的保障,但事實卻是相反。弔詭的是,更多權力與豐富的物質使我們失去欣賞生活的簡單,反而令生活背上一串又一串很重的裝飾物,甚至不相信沒有這些裝飾品,我也可以活得自在。
我的夢是甚麼?可能不是一大堆偉大的使命(例如,傳福音),而是若真的駕駛巴士時,我也感覺很自在、很自豪、很感謝。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