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做個心靈富足的窮人


1985 期(2002 年 9 月 8 日)
◎ 交流點 ◎ 梁錦雄(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經濟不景,失業大軍持續上升至廿七萬人,有工做的日日提心吊膽,恐防隨時會飯碗不保,老闆也擔心生意難做,隨時關門大吉,因此人人不敢隨便花錢,希望留多個錢在袋裡應急。這種不安的心態,各大零售商舖當然大受影響,而受害人亦包括公益金及其受助的福利機構。

  由於人人節衣縮食,積殼防飢,近幾年公益金所籌得的款項節節下降,今年較早時公益金負責人表示至年中為止的一年內,只籌得一億四千多萬元,不足以應付一百四十三個會員機構的撥款,須在公益金的「糧倉」拿出四千萬元儲備應急。坐食山崩,若這種「食老本」情況持續下去,後果堪虞。

  出現籌款數字下降的現象不難理解,當經濟好景,地產市道暢旺,金股齊鳴,失業率又低企的時候,無論普羅市民抑或富人都會覺得自己袋裡有多餘的錢,且有機會可以繼續搵錢,於是捐款給有需要的人士也較為疏爽,又可以享受「施比受有福」的快樂;但在經濟環境持續不景,失業率高企的時候,人人都會感到不安全,希望留多些金錢給自己以應不時之需。大公司亦不例外,雖然仍賺大錢,也會千方百計「瘦身」及節約,以增加自己在市場競爭力,而捐款給慈善機構,以建立良好的公眾形像,亦顯得較為次要。

  其實,仍然有很多人有能力捐錢給社會上有需要的人,只不過他們擔心將來可能會面對收入減少的困難,寧願多留些錢給自己,這種「萬一」的心態促使不少人作過多的儲蓄。原來捐獻多少並不重要,要看的是捐獻者的心態;如果你全副身家只得幾十元,你捐十元,肯定比一個億萬富豪捐一百萬更多。

  聖經馬可福音亦有記載寡婦捐錢的問題,雖然好些財主捐了不少錢,反而不及一個窮寡婦投下的兩個小錢。耶穌對門徒說:「這窮寡婦投入庫裡的,比眾人所投的更多。因為他們(富人)都是自己有餘,拿出來投在裡頭;但這寡婦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養生的都投上了。」

  即使是窮人,捐得愈多,心靈上愈覺富足,更會鼓勵自己要過一種有意義的簡樸生活;留給自己愈多,反而愈覺自己不足。窮寡婦將她養生的都捐出去,顯示她對自己的生活很感滿足,無需再留錢給自己。

  但願人人都像聖經所說的窮寡婦一樣,做一個心靈富足的窮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代禱事項】

【親密家庭】

【餘暉集】

【夢想的萌芽】

【資訊年代】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牧養事件簿】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