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港府多位主要財經官員警告,香港若繼續維持現行的財政開支,特區政府未來數年不但會耗盡儲備,還會有舉債度日的危機。這番警告令人聽後,不免憂心不已。
為免發生這種災難性的局面,香港政府和香港人只有兩條路可以選舉:開源或是節流,或者是雙管齊下。
但是,古語曰: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要過慣高生活質素的香港人,逐步回復過往創業時期的艱苦日子,自然會令許多人產生怨言,這種情況就如摩西帶領以色列離開埃及,到了曠野之後,以色列卻情願去過昔日在埃及為奴隸的生活。
故此,在未來的一段時間,香港的民怨恐怕會進一步上升,令人憂慮本港的社會矛盾會進一步加劇。
不過,從基督教的角度來說,這種情況其實使人有機會去重拾一些我們久而忘記的基督教美德,即如「簡樸生活」。
許多人可能讀過基督教作家傅士德的名著《簡樸生活真諦》,但是有多少時間,我們願意去身體力行呢?當面前嚴峻的經濟形勢時,我們必需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去面對未來的挑戰,包括實踐「五餅二魚」與人分享的故事教訓。
簡樸生活只是開端,再往前走才是「清貧思想」。日本作家中野孝次有本同名的書叫《清貧思想》,從日本文化和禪宗去闡釋「清貧思想」的真諦。基督教的「沙漠教父」也有許多關於「神貧」的精采教導,讓我們藉此而得以與上帝更加接近。我們不要把「簡樸」和「清貧」視為洪水猛獸,倒應去擁抱它們,從而領略不受物質主義束縛的自由。
老冠祥(香港基督徒新聞從業員團契顧問)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十大長者】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