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多個國家舉行世界公禱日運動
 呼籲在對立與矛盾中尋求復和


1957 期(2002 年 2 月 24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超過一百七十個國家及地區的教會組織,將於三月初響應世界公禱日運動,這些國家及地區將舉行各項慶祝活動,共同為世界向上主祈求。

  根據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世界公禱日(香港)籌委會提供的資料,本年度世界公禱日崇拜定於三月二日(禮拜六)下午二時三十分,假九龍旺角白布街十一號聖公會諸聖堂舉行,主題定為「復和的挑戰」,由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組副教授龔立人博士擔任講員,屆時並由香港多間教會組成的婦女聯合詩班獻唱詩歌。今年公禱日崇拜特色是將以羅馬尼亞最大教會~東正教崇拜儀式進行,當中並包括灑聖水等較隆重的禮儀。

  為了能夠讓更多教牧同工及信徒參與上述聚會,協進會近兩年亦在節目內容及舉行時間上作出調適,例如去年增設以中、英雙語進行,並加入活潑的敬拜讚美環節。由今年起,該會更慣常在禮拜五舉行之崇拜改於禮拜六下午進行,希望能讓週日需要上班的信徒同樣能赴會。

  該會並且表示希望眾信徒參與及支持此項極具意義的崇拜,以及為該合一事工奉獻。收到的奉獻在扣除必要開支後,將用作捐助羅馬尼亞的教會婦女事工,報名及查詢可致電二三六八七一二三與衛女士聯絡。

  在商業社會或人際關係裡面,利益本身就存在衝突與矛盾。將在公禱日崇拜聚會中擔任講員的龔立人博士在為公禱日撰寫的專文(詳見文林)中指出,復和是要使爭議雙方從對立和矛盾中轉向和好,但和好不單只是關乎讓步和妥協,當中所著重的是認錯與寬恕、擁抱與接納、團契與承擔。

  對於撰寫崇拜禮文的歐洲國家羅馬尼亞來說,復和肯定是尋求合一的先決基礎。事實上,一九八九年底的一場革命事件,改寫了原來是共產國家羅馬尼亞的歷史,千人擁上街頭與警方發生衝突,此血腥的革命活動,雖然確定了民主國家的基礎,但其經濟方面的惡化和政治的不穩定,卻都一直是個存在的事實。

  回頭再看羅馬尼亞的歷史,不單錯綜複雜,歷遍外敵入侵、人口遷移、革命、戰爭等滄桑。二次大戰後,羅國一度成為蘇聯的附庸國,被蘇聯的影響力籠罩,政權也落在共產黨手中。在最黑暗時期莫過於壽西斯古獨裁統治的歲月,百姓惶恐度日;羅國人民飽受煎熬,歷盡艱辛;就婦女的景況來說,羅國婦女仍背負著極權時代遺留的創傷。在這樣的歷史的創傷底下,要與敵尋求復和,的確是談何容易的事。在今年的公禱日中,羅馬尼亞婦女將會透過由她們撰寫的崇拜禮文,向世界各地的基督徒分享羅馬尼亞的現況及需要。

羅馬尼亞資料檔案

位置:東南歐,巴爾幹半島東北部,東面臨黑海
首都:布加勒斯特(Bucharest)
面積:237,500平方公里,位列歐洲第十二大國
人口:2,300萬人
語言:羅馬尼亞語、匈牙利語、德語
宗教:99%居民屬不同的基督教宗派:86%人口乃東正教徒,5% 羅馬天主教徒,3.5%改革宗信徒,其餘人口屬其他基督教團體。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