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九九香港教會普查看信徒出走現象


1863 期(2000 年 5 月 7 日)
◎ 教會之聲 ◎ 胡志偉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教新」動員不少人力物力完成「九九香港教會普查」,共調查一千零二十三間堂會(全港已知華語堂會總數為一千一百二十九間),數據所反映本港教會的實況,敲響了本港教會的警號!回歸後的本港教會,原來正處於青黃不接的衰退期,不是某些教會領袖認為的復興期。某些堂會在事工發展上有驕人成績,然而整體的業績卻是倒退;普查反映本港教會生態兩極化嚴重,增長的繼續增長,衰弱的仍然衰弱!有關信徒數目滑落情況,引起教會界極大的關注。究竟本港教會在九七前後的四、五年中,起了些甚麼重大的變化?

  單從信徒人數來看,一九八○年名冊人數二十一萬五千人,一九八九年升至二十七萬零一百人,一九九四年更躍升至三十八萬一千二百人,而一九九九年則下落為二十四萬五千一百一十八人。再檢視崇拜出席人數,一九八○年為八萬三千人,一九八七年為十二萬八千六百人,至一九九四年升至十九萬四千五百人,再至一九九九年下落為十七萬五千五百七十一人(對比居港會友十九萬七千四百零二人)。換言之,從數目推論一九九九年少了一萬八千九百二十九人返崇拜,由九四至九九年下降百分之九點七。一九九九年成人出席崇拜的中位數字為百分之八十一點五人。本港正如歐美地區教會一般,信主人數上升,返教會人數卻下降。面對信徒人數下降的現實,我們可從不同角度思考,本文嘗從信徒出走角度思想。筆者採用較為正面的「出走」(runaway),而非較為負面的「流失」(dropout),前者中性描述信徒離開教會一段日子,而後者則從堂會本位看信徒一去不回。

  有研究指那些出走信徒,或「不活躍」會眾並非全部放棄信仰;他們不少仍是「信眾」(believers),卻非「屬從」(belongers)。信徒出走不是永久的,青少年階段出走現象較為嚴重,稍後當他們成家立室,兒女出生後,曾有研究反映近五成受訪者會重返教會。信徒出走是堂會普遍現象,教會內部不和不一定是主因,而教會亦不應視他們為永不回頭的一群。聖公會多倫多教區的調查(一九八六),指出那些出走信徒對教會仍有期望,渴望教會在信徒生命歷程內扮演「僕人」角色。 後現代信徒大多擁抱「不要委身的消費」(consumption without commitment),本港信徒對教會態度也不例外。

  信徒出走教會不是易事,他們不少是經過數番掙扎、帶著傷痛,而最後在無可奈何情況下與教會切斷關係。在他們出走前,很可能教牧、身旁的弟兄姊妹不曾理會他們內心的呼喊,或不予機會與空間表達真實感受,致使他們在孤立無援下,求他而去!綜合不同學者的研究,我們可歸納為四大要素:

  1. 社會因素:近數年全球社會急劇轉變,本港經濟惡化,失業問題嚴重,這一切加增信徒的焦慮(特別是中生代中產人士)。工作要求與時間增多,外地公幹愈趨普遍,所謂「資源增值」,令不少就業信徒更多關注與投資在其職業前景,若不提升,就任人提走!信徒就業方面的壓力與焦慮較過往增多
  2.   

  3. 成長因素 : 信徒的生命成長需跨越大小不同關口:如升學、擇業、戀愛、婚姻、生育與培育下一代等。在某些重要成長關口,若果沒有足夠的指引與支援,信徒認為教會並不關心,個人需要未能滿足,就會失望離開。普查顯示,只有百分之三十五點三會眾參與主日學或教導性聚會;不少堂會的培育事工殘缺不全、師資不足,報讀信徒或是孩童與少年,青成年信徒未能在教會內有適切的全面培育 !
  4.   

  5. 關係因素:普查顯示,有百分之五十六點七會眾有團契或小組生活,而近一半會眾可能在教會內未曾建立隨時可支援的支持系統。有團契或小組生活,不表示信徒建立好可信任的關係;當然,有總是好過沒有。當信徒與其他信徒(或教牧)關係冷淡或不和,或在某些具體現況下受傷害,他們為避進一步受傷,就索性不返教會。外面世界冷漠,期望教會內有「深度接觸」,誰知人人自閉,不肯讓人接觸 !當教會內找不到知己,外面卻有無所不談的朋友,信徒為何舟車勞頓返教會?特別是教牧不斷更替,有誰可以信任,關係怎能持久?
  6.   

  7. 事工因素 :現今本港大多堂會過度「事工化」,失卻「人性化」,往往以事工壓倒一切,於是只見教會事工的推行,卻嚴重忽略信徒在俗世處境下的掙扎。教會為求加添新人,甚至不惜放棄舊人;於是教會多了些新人,與此同時又出走了更多的舊人! 隨著本港教會會眾年齡中位數字為百分之三十二點二,「三中信徒」(人生中年、經濟中產、教會中堅)漸多,他們承受壓力不少,甚多在教會內感到「憂傷困倦」,期望教會提供安舒休息空間,讓煩亂心靈得以憩息。假若堂會只重事工與活動,信徒出走就成了惡性循環的後果(愈少人承擔事工、事工壓得愈疲累、待支持不住便出走)。

  總括來說,普查帶出信徒出走的現象,值得本港教牧與信徒一起關注與探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