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麼是靈恩第四波?這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一方面,第四波的靈恩運動,似乎在很短時間內已有多元化的發展,要全面地描述它的真面貌並不容易;另一方面,怎樣才算是這運動的「成員」呢?那就連傳統的靈恩派教會也沒有一致的定論。因此,在這個情況下,要為靈恩第四波定位就顯得有點困難了。雖然如此,為了讓讀者對現今正影響各地教會的新靈恩浪潮有初步了解,筆者在有限的知識內,願向各位介紹。
首先大家應注意,靈恩第三波的影響到如今仍然存在,而第四波是否成立,不少人仍然存著否定的態度。這即是說,靈恩第四波是在第三波方興未艾之時匆匆登場的,有人以為它是不速之客,分化了第三波的餘威,但亦有人以為它是集靈恩第一、二及三波的大成,昂然帥領教會踏上新的千禧。筆者嘗試將第四波歸納為下列四個現象:
(一) 多倫多祝福
多倫多祝福肇始於一九九四年一月,地點是位於多倫多國際機埸附近的一間葡萄園教會(Toronto Airport Vineyard),主任牧師是亞諾特約翰(John Arnott)。那一天,亞諾特邀請了聖路易市葡萄園教會的牧師克拉克藍迪(Randy Clark)主領聚會。在他證道之後,就開始所謂服事會眾的環節,結果一百二十位會眾中有很多倒在地上,又哭又笑。這個新的靈恩浪潮,由多倫多開始,一直推廣到世界各地,特別是英國,但主要的影響,仍然是每天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他們被吸引到這教會參觀及聚會,他們被「靈化」後,將影響帶回自己的社群。據當地的旅遊事業所作的統計,這間多倫多的葡萄園教會,竟然是最多旅客到訪多倫多的「觀光點」。
多倫多祝福的表現包括了聖笑(Holy Laughter)、在神的愛中「沈睡」、被擊倒、顫抖、領受啟示,甚至間中有會眾在「聖靈充滿」下發出動物的叫聲,包括了獅子、牛、雞等動物叫聲,他們更仿效這些動物的舉動。當然,除了這些「超自然」的彰顯外,信徒在接受多倫多祝福後,據說都比以往更愛主、更熱心傳福音。
(二) 繪製屬靈地圖
據說,在七十年代已經有人倡議繪製屬靈地圖,但真正將這個觀念「發揚光大」,使之成為靈恩新浪潮的人,是歐提喬治(George Otis)。歐提花了二十多年時間,走遍近百個國家,研究各地的邪靈勢力,並且藉著策略性的禱告,去戰勝邪靈的力量,以致可以更為有效地在那些城市進行宣教及佈道工作。歐提對繪製屬靈地圖有這樣的定義:「繪製屬靈地圖是把我對靈界事物的了解、物質世界的地域和情況連結起來。」(註一)
根據這個觀念,繪製屬靈繪圖的人不單嘗試以一個城市的歷史、文化、宗教背景,甚至是建築物的擺設等來繪畫那城市的屬靈地圖,而且他們還會藉祈禱,有計畫地攻破邪靈的據點。有繪製屬靈地圖的人還提倡,用行動來戰勝邪惡的力量。有一個例子,是記述貝克特鮑勃牧師在南加州一個叫黑麥特的城市內戰勝屬靈力量的經過,在貝克特牧師的帶領下,他和教會的長老根據以賽亞書三十三章二十至二十四節的經文,用了四根刻了這段經文的二吋丁方橡木橛子,釘在黑麥特城的四個角落,以建立屬靈的帳幕。據說,從此就「完全改變了我們社區的屬靈風貌。」(註二)筆者猜想今天流行於香港的「行區祈禱」,相信可能也是源於這個神學理念。
(三) 說預言的恩賜
說預言的表現,並非靈恩第四波才有,早在第一波的時候就已出現,然而,這恩賜在靈恩運動中卻愈來愈「平民化」,由以前有先知恩賜的領袖才會說預言,演變成今天很多「平信徒」都擁有日常的屬靈經驗。也許靈恩第四波的其中一位領導人,對說預言普遍化的批評是對的,他說:「靈恩派都有一種趨向,即重視神現在的話語(即說預言)甚於祂過去所留下的話(即聖經)。他們覺得異象較經文令人振奮、圖畫勝於章節。主日的講道由解經轉移至勸勉;由預先準備的教誨,變成分享直覺。」(註三)
(四) 靈恩派及福音派的合一
在靈恩第四波中,有不少中外派內領袖,均提倡在踏進新的世紀時,靈恩派及福音派的信徒應冰釋前嫌,一方面不要再誤解對方,另一方面,也應檢討自己所堅持的是否有偏差,以致兩派的人能夠合而為一。第四波合一運動的推動者大衛寶信(David Pawson)這樣分析廿世紀的靈恩運動:
1 第一波:懷疑階段;
2 第二波:容忍階段;
3 第三波:結盟階段;
4 第四波:整合階段;
大衛寶信相信,我們現時是身處第四波的整合階段,靈恩派及福音派在許多神學的教義上都應該是一致的,只要雙方都肯反省自己對靈恩所堅持的神學立場,就會很容易發現,自己對聖經原意的理解可能有偏差;換句話說,「前面的路並非妥協,而是修正。」(註四)
比較以前的靈恩運動,第四波的發展是較為多元化的,但整體而言,仍然是高舉聖靈超自然工作的外顯表現;也正因為如此,靈恩運動好像欠缺了方向感,連靈恩派的領袖也不知靈恩運動下一步應如何發展。以亞諾特約翰的話來說,攔阻聖靈工作的就是信徒想控制一切的心態(註五),所以縱使「聖靈諸多的作為,以及祂為甚麼那樣做,至今仍是一個謎」(註六),但當我們肯用信心來領受這個運動,聖靈最終會用祂的方法去復興教會。
註一、歐提喬治,「縱觀屬靈地圖」在彼得魏格納(Peter Wagner)編《繪製屬靈地圖》(台北:以琳,1998),頁6。這個定義是歐提喬治引述自己較早前所寫的書 The Last of the Giants而來的(Tarrytown, NY: Chosen Books, 1991), 85.
註二、鮑勃.貝克特, 「救贖社區子民的實用步驟」在《繪製屬靈地圖》,頁128-152。
註三、 大衛寶信,葉妙枝譯,《第四波》(香港:亞洲歸主協會,1998),頁75。
註四、 同上,頁54-56。
註五、約翰.亞諾特,陳維德譯,《多倫多祝福》(台北:以琳,1997),第八章,頁128-43。
註六:同上,頁2。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