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設計整套「情感教育」的大綱?這思考過在正是我自去年十一月至今在從心會社任教EQ小組的體驗歷程,至今我已完成五百多位幼稚園至中學生的三期訓練課程,我大概體會到四歲至十八歲這十五年間的栽培自點。
幼稚園生的情感教育重點是「正義能力」。四歲至六歲小朋友要從家庭和學校體認「對」與「錯」的標準尺度,教育的內容若僅一面倒是語文和數學,實在的效果只訓練了一個求學心切的小精英,可是一個不容遲緩的德行基礎卻成為畢生遺憾的伏筆。
也許我們在現今社會看到很多學歷很高的社會領袖有不少使人失望的行為,尤其在名利誘惑下便放棄了正義,不禁使我們概嘆:「所學何事?」
正義能力的表現形態是順從(向正確的道理)、真誠和遵守秩序。
我們的孩子所處的環境有足夠以上的栽培嗎?
由小一階段起,孩子要吸取「毅力」的教育,毅力使我們能成功地經過困境,包括發揮抗拒任何放棄奮鬥的誘惑及承擔一切新嘗試改進自己的角色;仁愛熱衷的認同是毅力的能源。
毅力的表現形態是堅持原則、辛勤、耐性、責任感、正直和大方慷慨。
中學 三年大約是情感教育的「情緒管理」鍛練期,十二三歲的情緒極大波動,心理學家對這年頭稱為波浪期,然而只要少年階段能建立人生的信念,投靠永恆不變的力量-接受救恩成為牢靠的對象和生命夥伴,這股情緒風暴又會尋獲安全彼岸。
情緒堅穩的表現形態是莊重、節制、群性、友善、尊重他人。
高中階段的情感教育重點是「遠見能力」,惟靠清楚的人生方向才有積極的盼望。現今社會常談的逆境智能(AQ)正是一種迎更好將來的樂觀鍛練,可是我們仍有待「誰主浮沈」的答案。信主的青年明顯地從聖經教訓中找到真理,沒有信仰者只有靠冒風險的精神來經歷逆境。
「遠見」的表現形態是審慎、彈性、可解、效忠、膽量、樂觀。
在今後的篇幅我將詳細把這些訓練範圍逐一介紹,更期望喚起讀者留意聖經已具有廿一金一權威的指引,也可藉此「情感教育」成為向當今邪惡世代的明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