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別是成長歷程
 祝福離別者平安


3011 期(2022 年 5 月 8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已於4月23日,於聯會禮堂及網上直播「如何面對告別Say Goodbye」講座,宏恩基督教學院心理學院署理系主任黃葉仲萍博士指,面對道別難免哀傷,最重要將美好的回憶記在心中,並向對方送上祝福。

  港人在疫情下的移民潮未有減退,機場送別的畫面已成為日常,甚至有移民者匆匆離港,抵埗後才告知親友。黃葉仲萍博士形容,當與親友別離,心中難免百感交集,但道別的方式未必一定呼天搶地,也可以是開心平靜。她表示,應思考離別的人的重要性、他/她離別後對自己的影響等,如明白箇中感受,將更易處理自己的情緒。她分享,即使子女已經長大,如失去父母仍令他們感到成為孤兒,這代表他們在思緒上有需要整理之處,以致才有不舒服的感覺。「(愛的人離開)不捨是正常,但如果這種感覺掩蓋你的所有,以致完全無法運作,就是問到底發生甚麼事。」

  她以約瑟為例,約瑟被兄弟賣至埃及,雖然離開了熟悉的土地,但正因這次經歷才引致日後更好的發展。「回想每次離開都是傷心和不捨,不過離開又代表一個新開始,所以Googbye的『Good』是一個新嘗試和新開始。」面對哀傷失落的人,她認為要幫助他們接受和感受傷痛,在哀傷失落中學習自處,當明白悲傷的意義外,就會慢慢找到取代悲傷的方法。

  假如親友離世,在世者在各階段或會有生理、認知、感受及行為上的反應;若親友只是移民,但如與留港者關係親密,又或無機會道別,都會增加哀傷的時間。不過她坦言,隨着時間過去,哀傷者會慢慢接納與重整心態,行為上也會逐漸回復正常。她又指,哀傷、失去是令人更有智慧的自然進程,人在過程中會慢慢變得成熟,所以「再見」是重新開始和學習的機會。最後她強調,哀傷時因為情感缺乏,感到不捨是正常的,故不應強迫自己盡快回復正常,稱可與信任的人傾訴,又或將內心的感覺寫進日記中。她又建議,應感謝對方帶給自己的美好回憶,更重要是向離別者送上願望和祝福。

  問答環節中,有參加者關心教牧如何應對移民的會友。她表示,離開者面對未知的將來自然感到徨恐,自身情緒還未整理,更遑論回應旁人的疑問和關心。因此,她提醒牧者不要就移民一事追問離開的會友,只需祝福其平安便可,同時要讓他們知道,當有需要時,牧者永遠會守候和支持他們。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光影留痕】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散文】

【每月眉批】

【牧心世情】

【環迴新界賞教堂】

【生命教育】

【畫出深情】

【窮遊非洲未必窮】

【聯會、教會及機構短訊】

【解開情意結】

【連載小說《捨得》】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